4月22日,第55個“世界地球日”當天,由國家自然博物館出品、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承制的原創4D科普電影《海洋深深》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影片聚焦“深海探索與生態保護”這一時代議題,以沉浸式影像語言串聯前沿動畫科技與真實科研成果,帶領觀眾潛入11000米深海,展開一場穿越光影與感官的藍色旅程。
《海洋深深》海報
作為國家自然博物館自2023年正式更名升級后的首部4D電影力作,《海洋深深》全片長21分鐘,隨后除了將持續在博物館專線影院長期放映以外,還計劃在成都、南京、西安等地開展巡映。
屆時,觀眾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諸多海洋奇觀:自陽光斑駁的珊瑚礁出發,歷經馬尾藻林、海山、冷泉區、熱液區直至海溝深處層層推進……其間,既有中華白海豚破浪而出、水霧噴灑撲面而來的沁爽;也有發光微生物穿梭眼前,鏡頭帶向海底鯨落,深淵探測器觸底轟鳴的震顫;更有直面白化珊瑚、隨意丟棄的垃圾等生態危機觸目驚心,令人重新思考我們同海洋間的共生關系。
《海洋深深》劇照
觀影結束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動物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團隊負責人喻子牛、著名水下攝影師張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等輪番發言,從科學表達、影像技術、藝術語言等多個維度解讀影片內核。
喻子牛介紹說,硨磲是一種與植物細胞共生的大型貝類,能在不攝食的情況下存活,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價值。“近年來,我們團隊一直致力于人工繁育硨磲,以助力海洋生態保護。很高興能通過這樣一部影片,讓更多人關注海洋、理解保護的重要性。”
張帆回憶起自己因童年對貝殼的興趣而走進水下世界。影片中抹香鯨睡覺的鏡頭讓他印象深刻:“那種能聽到呼吸聲的瞬間,是一種情感上的共振。”他還分享了通過“黑水潛水”拍攝深海生物的經歷,“作為水下攝影師,最大的幸福就是能親眼看到這些鮮活的生命。”
《海洋深深》劇照
李劍平指出影片雖為動畫形式,卻蘊含大量真實科學信息與創作挑戰。“這是一部只有20分鐘體量,但制作難度不亞于一部長片的動畫。每種動物都有獨特的形態與動作,制作風格極度寫實,經得起科學的審視。希望未來有更多科學家參與動畫創作,為行業注入內容支持。”
在影片的創作團隊看來,《海洋深深》不僅是一部科普作品,更是一場對科學精神與藝術表達的深度融合實踐。該片藝術總監、資產指導胡明韻強調,片中每一個鏡頭雖短,卻都凝聚著團隊對科學探索的敬意和細致追求。總策劃兼編劇鄭鈺則表示,影片靈感來源于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的《深海淺說》一書,希望通過立體電影的形式,讓觀眾以科學家的視角親歷深海世界。而音樂創作人許逸喬通過短短四五分鐘的旋律,表達了對海洋生命歷程的體察與敬意,“我們該如何照顧海洋?我希望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將這一問題植入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