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9團7分鐘打下松毛嶺震動總參
老山是一座并不算很高的山峰,位于我國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城以南約25公里處的中越邊界騎線點一帶,從山上望去,可以觀測到我國境內25公里及越南境內27公里縱深的情況,因此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老山的主峰海拔為1422.2米,而山腳下我方實控的船頭村的海拔僅為160米,從下往上看去就像被斧劈過一樣是10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這就導致山勢極為險峻,易守難攻。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之后,遭到慘敗的越方為了挽回面子,不顧中方的警告派兵占領了老山地區,并不斷派遣其便衣隊和特工潛入我國境內實施偵察和破壞活動。
5年多來,越軍屢屢非法越境,打死打傷我國軍民200多人,炸毀我境內房屋67處,導致我邊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遭到嚴重破壞。
今天的老山山區
在多次警告無效之后,為了懲罰越南方面的持續挑釁,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1983年底,昆明軍區集結2.7萬余作戰部隊,于1984年4月28日向老山地區發起反擊拔點作戰。
我40師118團經過一天苦戰,攻克了老山主峰。但由于越軍在老山地區經營多年,其兵力配置雄厚,構筑了立體防御工事和梯次火力,并埋設了大量地雷,解放軍在進攻中傷亡慘重。
戰后,老山的主要山頭陣地被我軍炮火完全削平,地表一片焦土,當時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
也難怪越軍指揮官如此自信,敢在戰前放話說:老山防線可以應付解放軍整個昆明軍區的進攻,中國軍隊要想攻下老山,就必須用尸體鋪著上來!
結果,就在老山以東2公里多一些的松毛嶺陣地,越軍卻被解放軍狠狠打臉。4月28日這一天,解放軍40師119團6連在連長李忠平的帶領下,只用了7分鐘時間就攻下了松毛嶺主峰662.6高地。
英雄6連連長李忠平
當時,40師師長劉昌友和119團團長張又俠都覺得不太可能:畢竟打老山傷亡了那么多同志啊!
經過反復核查之后,發現6連干掉松毛嶺的敵人真的只用了7分鐘!其原因是,6連是緊跟著我軍火力準備的彈幕殺過去的!
當時,我步兵距離炮彈爆點最近時只有30米,相當于被炸懵的越軍還沒有反應過來,解放軍就已經殺到面前了。這是極其危險的操作,因為即使是迫擊炮彈片的殺傷半徑也在50米左右,勇士們一個不小心就會被自己的炮彈炸傷!
當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志愿軍戰士也是采用這一戰術突破了火力強大的“聯合國軍”的防線。
劉師長和張團長商量了一下,覺得報戰況還是應該保守一些,于是向上報告的消息改成了119團用9分鐘攻下了662.6高地。
進攻老山戰斗中涌現的英雄班
結果戰果報到總參謀部后,總參的首長都覺得難以置信:你們怎么這么快就把松毛嶺主峰陣地拿下來了?再次打電話給軍里要求核實。
畢竟兩場戰斗發生在同一天,打老山的慘烈和這次松毛嶺的輕取敵陣差距太大了啊!
與此同時,119團2營4連、5連的戰士們在師屬火炮的掩護下,以雷霆萬鈞之勢奪取了松毛嶺119、124兩個高地,到這一天中午,松毛嶺全部被我軍占領,我斃傷越軍100多人,參戰的3個連傷亡40多人。
二、越軍緊鑼密鼓準備反撲
被越方自夸為“固若金湯”的老山和松毛嶺兩個陣地在一天之內就被解放軍拿下,這無疑讓河內的越軍高層大為光火。
5月15日,老山東北方向的八里河東山越軍陣地也被解放軍41師122團攻克,我斃傷敵104人,俘虜一人,至此越軍安插在麻栗坡方向的三個主要據點全部被拔掉了。
時任解放軍40師師長劉昌友將軍
在后續一個多月的爭奪中,越軍多次發起反撲,均被我軍所擊敗,此時,越南河江省西北的大片區域全部在我軍居高臨下的俯視之下,只要是部隊調動我軍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令越方如坐針氈。
1984年6月19日,越南當局的“總參謀長”黎仲訊、“副總參謀長”黎玉賢、“第二軍區司令員”武立等高級軍官在河口省山區的北光村秘密開會,同意第二軍區的作戰方案,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失去的三個陣地。
為此,越軍制定了被稱為“北光計劃”的作戰方案,調集了10個步兵團,2個特工團,14個炮兵營共4萬多人投入反擊作戰,其中部署在一線的作戰部隊共有18000多人。
由于后來越軍又增調了一個工兵旅拓寬和恢復前線道路,構筑指揮系統,所以此次越方實際投入一線作戰的部隊在2萬人以上。
當時在松毛嶺陣地的119團官兵
針對在前幾次戰斗中遭到慘敗的經驗教訓,這次越軍制定的反攻策略是:兩翼牽制、正面突破、向心攻擊、偷襲為主、強攻為輔,先奪取我部分陣地,再向縱深發展。
到6月底,越軍前線部隊已停止了所有反攻行動,一線部隊所有電臺關閉,出現了反常的無線電靜默情形。
此次作戰越軍的保密工作出奇的成功,解放軍直到越軍發動進攻之前都只知道對方的作戰方案叫做“北光計劃”,對其他一無所知。
盡管沒有得到任何與“北光計劃”相關的情報,但種種異常情況表明越軍對我老山一線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跡象已經日益明顯。
這一次敵人的反撲規模可能是空前的!在一線的我各參戰部隊軍、師、團級指揮員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軍針對越軍即將到來的大舉進攻做了充分的備戰工作。
在松毛嶺陣地后方支援的我坦克部隊
從5月20日開始,我工兵部隊即利用火箭布雷車在陣地前方拋射了30多萬枚地雷,形成了7公里長,500米寬的防御性雷區。
同時,后勤保障部門開始源源不斷地向一線運送彈藥,使得我軍一線火炮儲備的彈藥量達到了3個基數,為常規彈藥量的2倍以上!
此外,我一線部隊還部署了當時先進的英制“辛柏林”炮偵雷達,只要越軍的大口徑火炮一發射,幾秒鐘之內雷達的系統就能測算出對方火炮所在的方位和大致的種類。
而當時越南方面不要說裝備,連聽都沒有聽說過這種武器系統。
就在解放軍緊鑼密鼓地進行備戰的同時,距離“北光計劃”所確定的7月12日總攻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在松毛嶺陣地的我軍加緊備戰
三、7月12日的黎明:我軍炮兵血洗越軍陣地
7月11日入夜之后,越軍的特工部隊借著大霧的掩護秘密潛入我方雷區,開始清除地雷,我方一線戰備部隊已隱隱聽到地雷爆炸聲和敵人行動、砍樹的聲音。
11日深夜23點50分,距離12日零點只有10分鐘的時候,我軍的電子偵聽部隊發現越軍第二軍區前指的電臺竟然打破了無線電靜默,發出了一條信息:“各部隊速報準備情況。”
有敵情!已經隨時處于臨戰狀態的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铚秀將軍立即召開作戰會議,判定越軍很有可能在7月12日發動進攻。
正在軍區首長討論作戰方案時,電子偵聽部隊收到了越軍前線部隊發出的多條無線電信息,信息的內容完全一致,均為:“準備完畢。”
越南軍隊
這時已經是7月12日的零點30分了!越軍投入第一輪進攻的6個步兵團和1個特工團一萬多人,已經在我船頭村方向完成展開。
而我軍防守老山地區的118團只有3個營,防守松毛嶺地區的119團也只有3個營,一線部隊才4個營。但不同的是這次是我軍守,越軍攻。
在2個團的背后,是我炮4師、炮兵第320團、40師、41師的師屬炮兵團、軍屬坦克團一個連,以及特種兵部隊、高炮部隊,其中我炮兵師裝備的130mm、122mm加榴炮威力強大,一發炮彈足以掃平一個排。
12日零點,在前線的越軍“副總參謀長”黎玉賢、“第二軍區司令員”武立等高級將領及各師師長此時已經進入了戰時指揮部,準備下達最后的進攻命令。
松毛嶺一帶地形
7月12日凌晨2點30分。
我軍再次收到越軍前線各團向第二軍區前指發出的電報“開飯完畢”,其含義十分明確,就是敵人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發動進攻了!
此時不打,更待何時?5分鐘后昆明軍區前指命令:
炮兵各團以大口徑加榴炮向越軍可能集結或屯兵的地區、炮兵陣地、后方供給基地、保障部隊所在地、敵前線指揮機關可能部署的清水口地區立即實施火力急襲!
同時,命令3個85mm加農炮營對我方陣地前沿3公里范圍內實施火力急襲!
一瞬間,我軍陣地萬炮齊發,地動山搖,炮火把老山、松毛嶺以南的大地都燒紅了,越軍集結地域成了吞噬生命的鐵和血的旋渦。
當時我軍裝備的大口徑加榴炮
被我軍炮火覆蓋過的地區,不管多粗的樹木全部炸斷,斷樹和草皮完全燒焦,冒煙的樹干上掛著已經分辨不出原來形狀的人體臟器,伴隨著濃重的焦糊味和散之不去的血腥味。
戰場上傳遍了那些越軍將死未死者的慘呼,活著的越軍被我軍的炮火如同趕鴨子一般攆向清水口地區,又紛紛踩響了我軍事先布設在那里的地雷,其凄慘之情狀,用言語實不能描述萬一。
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
這時我軍的偵聽電臺已經忙不過來了,因為空中一時間充斥著越軍用明碼發出的電報:
“我部建制已被打亂,請予以協調!”“我部現遭敵火力攔阻無法按時到達XX高地,請求炮兵壓制敵炮兵火力!”“我部遭敵炮火突襲,傷亡嚴重,請求予以支援!”
我軍高射機槍向敵猛烈開火
此時的清水口已經堆滿了越軍的尸體和傷員,被我軍擊毀的車輛和輜重的火焰映紅了半邊天空,相互擁擠的越軍各部隊為了爭奪北進的道路開始相互推搡,爆發咒罵和爭吵。
敵人根本想不到我軍是如何獲悉“北光計劃”,提前半小時發起炮火覆蓋的,但事實上我軍高層根本不知道“北光計劃”,而是憑借著久經沙場的敏銳直覺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在我軍炮兵向集結之敵發起急襲后25分鐘,越南第二軍區在一片混亂中發報給各部隊:迅速占領進攻出發陣地,按預定計劃行動!
好嘛,這是硬要來送死啊。我昆明軍區前指立即下令所有炮兵火力轉向清水口實施集中轟擊,同時命令41師師屬炮兵團向清水口以北敵展開區域猛烈炮擊。
越軍最高指揮官、時任“總參謀長”黎仲訊(1914-1986)
這一下,在清水口的越軍成了甕中之鱉,不僅南邊的后續部隊被我炮兵攔阻無法抵達,掙扎著向北突進的越軍又遭到加農炮的持續炮擊,死傷無數。
3點50分,遭到沉重打擊的越軍炮兵以15個炮兵營的殘余兵力向我方炮兵陣地反擊,試圖壓制我軍火力。
在火力即正義的老山戰場,越軍始終處于到處挨打的狀態,因為此時我軍一線炮兵已經達到了1984年兩山戰斗爆發以來規模空前的29個營,徹底壓制了越軍的支援火力。
雖然越軍的火炮對我軍一線步兵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很快就被我軍的優勢火力壓制下去,據后來越軍參戰老兵回憶,清水河一線鋪滿了越軍的尸體,而且完整的尸體幾乎找不到,尸塊跟泥土混合在一起,成了肉泥血泥,踩一腳下去地面都會滲出血來!
松毛嶺之戰戰場
直到30多年之后,松毛嶺一帶的山石里依然卡著許多沒有爆炸的火箭彈和迫擊炮彈,每逢下大雨,還會沖刷出許多破碎的骨骼!
四、在松毛嶺一線的殊死爭奪
這時,擺在越軍一線部隊面前的選擇已十分清楚:要么呆在原地,被我軍反復掃蕩的炮火打死,要么拼命向北殺出一條血路!
畢竟是從1950年以來20多年從未停止過作戰的軍隊,從絕境求生的越軍爆發出了驚人的戰斗力,就在距離我前沿陣地只有400-500米的地方,此時突然像種蘑菇一樣冒出來大批越軍!
當時我軍也是猝不及防,搞不清楚敵人是從哪里跑出來的,事后我們才知道,原來這股敵人戰前就潛伏在那里,而且我軍第一輪火炮就炸死炸傷了包括兩名營長在內的許多越軍。
火力強度、密度破紀錄的松毛嶺大戰
在失去指揮的情況下,越軍全部保持潛伏狀態毫不潰亂,輕重傷員均未發出大的呻吟呼喊,以致于我軍竟未發現敵人!
此時越軍已經沒有退路只能沖鋒直到被我軍擊斃為止,在近萬名越軍亡命徒式的沖擊下,我前沿陣地相繼失守,約2個營的越軍將二線的149號高地團團圍住。
在149號高地的我119團7連3個班,在1連2排長金古阿格(彝族)帶領的8名戰士支援下整整堅持了11個小時。
戰斗中金古阿格腹部中彈,腸子都流了出來,但他全神貫注打擊敵人,直到戰斗結束才發現!戰后他被昆明軍區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在149高地下面,亂七八糟地堆著207具敵人的尸體!
戰斗英雄近照
在我軍前沿陣地幾乎全部丟失后,越軍316師174團一個營的兵力摸到了119團8連3排防守的142高地下面,被我方偵察戰士彭明林發現,
我軍沒有想到越軍來得這么快,當時高地上的3排只有15個人,后高地后面不遠處,就是119團團長張又俠的指揮所。
3排代理排長李海欣接到警告后立即命令重機槍開火,像割草一樣掃倒了一排越軍。越軍見偷襲不成,立即投擲炸藥包,并在煙霧掩護下轉入強攻。
142高地地勢相對其他高地險要一些,當越軍突到我軍陣地20米處時已經氣喘吁吁,被我3排一陣彈雨趕了回去,戰斗間隙,深知越軍絕不肯善罷甘休的李海欣指揮戰士迅速埋設定向地雷,應對敵人下一輪攻擊。
戰斗英雄李海欣
隨后,越軍開始呼叫炮火支援,并組織2個加強連再次發起進攻。
越軍的零星炮火雖然打不過解放軍炮兵,但對我軍個別高地上的小股步兵威脅很大,他們的步兵打紅了眼,不要命地撲上來向我軍掃射。
激戰中李海欣的胸部和腹部兩處中彈,但他仍堅持戰斗吸引越軍火力,并趁敵人包圍上來時按響了定向地雷。
一聲巨響過后,大約十名越軍被炸成了碎片,這時,班長楊國躍沖上來想要為他包扎,李海欣毅然推開他說:別為我浪費急救包!現在我把高地交給你,就算我們排打到最后一個人,也要守住陣地,別給3排丟臉!
李海欣是對的,此時他已經成了越軍集火的目標,就在他按響第二顆定向地雷的一剎那,他被越軍扔來的炸藥包炸中,壯烈犧牲。
死守高地的我軍戰士
142高地的電話線被敵人炮彈打斷了,楊國躍命令通信員唐有國向連指揮所匯報情況,但此時高地已經被敵人包圍,唐有國與敵人展開對射,擊斃兩敵后犧牲,隨后派出的周忠烈被敵擊中受重傷,隨后拉響手榴彈和圍上來的越軍同歸于盡。
激戰1個小時之后,15個人中6人犧牲,5人重傷,4人輕傷,連重傷員都被動員起來繼續抗擊越軍,但在一波又一波的越軍圍攻下,9名傷員被迫轉入臨時坑道,142高地表面陣地被敵人占領。
早上6點,我炮兵指揮所接到命令:立即炮擊142高地!這說明對于上級來說142高地已經失守了。炮兵團長剛放下電話,就接到了119團團長張又俠打來的電話。
張又俠在電話里怒吼道:不能亂開炮,142上面還有我的人,打死了你們負責!
我炮兵在松毛嶺戰斗中居功至偉
戰友的生命高于一切!經過緊急研究,炮兵決定調整戰術,以142高地的最高點為圓心,逐步往外擴散,確保不會連中兩發把坑道炸毀。
于是,我方用炮彈形成了一道嚴密的火墻,將142高地上的我軍坑道和進攻的越軍分隔開來。
中午12時許,我軍的炮兵彈藥告罄,越軍占領了142高地表面陣地,并攻到了距離松毛嶺主陣地不到100米遠的地方,在離119團指揮部只有30多米遠的地方也爆發了激烈戰斗。
這時,我軍和越軍都已經進入了最后5分鐘,越軍像一條巨大的鯊魚,已經遍體鱗傷,血流不止,而我軍就是死死咬住不放,盡管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卻仍然沒有分出勝負。
當時,如果越軍繼續向縱深進攻,憑張又俠團部能掌握的部隊是很難阻止他們打到松毛嶺主陣地的。
當時119團主要指揮人員:團長張又俠(中)、參謀長李明書(右)、副參謀長張云生(左)
但越軍鬼使神差地沒有縱深發展,而是將主要兵力轉向進攻169高地,其主要原因是越軍認為169高地上有我軍的炮兵觀察哨,只要搗毀了觀察哨,就可以大大減少我軍炮火對其的殺傷。
169高地上有我軍一個排,在越軍上千人的進攻下,這個排幾乎全部犧牲,只有一人生還。但他們用生命為我軍贏得了至關重要的1個小時。
到下午1點,后勤部隊運輸的炮彈終于抵達40師炮兵團,師長劉昌友當即打電話給張又俠,告知準備反擊!
多年后張又俠回憶此戰時說:“我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過于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一件事,是師長通知我說炮彈運上來了,放開手打!”
我加農炮部隊開始支援射擊
他立即命令1連和9連各抽出一個班,在火力掩護下向142高地發起反擊,據守坑道的3排聽到外面槍聲、爆炸聲突然大作,立即在楊國躍班長的組織下突然殺出。在高地上約1個排的越軍腹背受敵,不得不丟下了80多具尸體狼狽逃竄。
在142高地的激戰中,3排以15人抗擊了20倍于己之敵的10次進攻,打退敵人6次進攻,斃敵104人,繳獲輕重機槍各3挺,沖鋒槍十多支。全排15人中8個人榮立一等功,三人獲得“戰斗英雄”光榮稱號。2人榮立2等功,5人榮立三等功,142高地被命名為“李海欣高地”。
下午3點,越軍向八里河東山的反撲也被打退,隨后我120團、119團在炮團火力支援下開始逐步恢復丟失陣地,由于越軍來不及鞏固剛剛占領的陣地,頓時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節節敗退。
到12日晚上10點30分,越軍投入戰斗的6個團基本上都喪失了戰斗力,部分團陣亡人數超過一半,眼看軍心動搖,如打到第二天早上就要全部被殲滅,無可奈何的第二軍區前指只好下令越軍趁著夜色全部撤退。
多年后越軍老兵重返戰場痛哭流涕
13日清晨張又俠走出119團團指,只見倒斃的越軍尸體比比皆是,幾百具尸體齊刷刷地頭朝北方,最近的距離自己的指揮部不到30米遠!可見越軍也確實是盡力了,只可惜不義之戰,天不助越。
根據我保守估計,在7·12松毛嶺大戰中被擊斃的越軍有3700多人,還有許多人被炸成碎片無法統計,其中在169高地上敵人的尸體竟然堆了四層之多。
參戰的越軍醫療部隊士兵后來接受訪談時回憶,開戰不到一小時就從前線送下幾百肚破腸出,缺胳膊少腿的傷兵,由于傷員太多救治不及時,三分之一的傷員只能眼睜睜看著斷氣。
據越南方面自己承認,此戰中河內附近的縣組織參戰,一個縣出100-500名青年,最后回來的只有寥寥幾人,并且不是殘疾就是神志不清,幸存者一提起松毛嶺那場戰斗就忍不住淚流滿面。
當時進攻的越軍
我參戰的2個團總共傷亡了300多人,陣亡的100多人,由于夏天天氣炎熱,松毛嶺又十分潮濕,我方人員有限,敵人那么多尸體無法及時收斂,因此遺棄的敵尸很快都發臭了。
7月14日,我軍只好向敵軍發射了一張通告:
我軍本著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允許你們到我軍陣地前沿將死亡越軍官兵的尸體運回,以告慰他們的親屬。
你方來運尸體的人員每次不得超過五十人,要在白天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打著“紅十字”旗幟來,不攜帶武器。只要按此辦理,我方絕不不開槍開炮,確保你方人員的生命安全。特此通告。
結果越軍來了60多人,不但不打旗,還架著高射機槍。結果我軍炮兵毫不客氣,一個急促射打得越軍抱頭鼠竄,于是越軍再也不來收尸了。
我軍在松毛嶺一線作戰
我軍之后派出防化兵上去消毒,并噴灑大量藥水,但仍然掩蓋不了尸臭,最后只好用火焰噴射器燒毀,前沿陣地臭氣熏天,雖然團里提出“為勝利吃飯”,但大家仍然被熏得連連作嘔,連飯也吃不下。
向1979-1989十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支前民兵、工人中流血流汗,付出生命的英雄烈士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