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山縣朱堂鄉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資源稟賦,創新探索“庭院經濟+”發展模式,通過盤活房前屋后“方寸地”,培育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鄉村活力,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生態富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聚焦特色種養,夯實產業根基。以“一村一品”為引領,因地制宜推廣“庭院+種養”模式。以荷花種植為核心,打造千畝“荷田共生”庭院經濟帶;推廣紅蘿卜標準化種植,建設“豫南紅”標準化種植基地500余畝。同時,鼓勵農戶利用庭院空間發展黃魚、小龍蝦等特色水產養殖,形成“戶有主業、村有鏈條”的產業格局。
激活民宿經濟,賦能鄉村旅游。依托“山水茶鄉”生態優勢,實施“庭院變民宿”提升行動。改造建成“悟園民宿”“九龍谷月季園”“竹林溝”等特色主題庭院和民宿20余家,年接待游客近萬余人次,實現“一院一景、一宿一業”差異化發展。
深化庭院整治,涵養文明鄉風。將庭院經濟發展與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深度融合,開展“五美庭院”“三星文明戶”創評活動,累計評選示范戶977戶。發動群眾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設“微花園”“微菜園”,推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創新電商賦能,暢通產銷渠道。搶抓農村電商發展機遇,建成肖畈村農村電商服務平臺,開展“直播帶貨進庭院”培訓活動,培育“新農人主播”、農特產品代言人30余名,推動“庭院產”與“云端銷”高效對接。
下一步,朱堂鄉將持續深化庭院經濟“提質增效”,完善“民宿+種植+電商”產業鏈條,打造“環境美、產業興、農民富” 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讓庭院“小經濟”持續釋放振興“大能量”。(通訊員 黃浩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