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網4月19日報道,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有72.57%的民眾認為不可以信任特朗普。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對全球祭出“對等關稅”政策,臺灣也受到巨大影響,根據“中廣民意調查協會”1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有72.57%的受訪民眾認為不可以信任特朗普,認為其可信任的比例僅16.1%。報道稱,本次調查對象為島內20多個縣市的20歲以上民眾,電訪成功率40.54%、有效樣本數1076,調查時間為2025年4月14日至17日。
特朗普(資料圖)
民調結果反映了美國民眾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質疑,擔憂經濟下滑和通脹上漲。數據對比顯示,2024年8月競選期間,選民對關稅政策的支持率尚以45%對42%微弱領先;至2025年1月,支持與反對者持平(44%:44%);而在3月27日至4月1日的最新調查中,反對率已飆升至54%。更值得關注的是,對特朗普經濟管理能力的負面評價首次超越正面(52%:44%),與2024年10月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這表明其“關稅致富”敘事正在失效。
“停止非法驅逐”“工人而非富人擁有權力”“憲法危機已經到來”……19日,白宮門前舉行的抗議活動中,各種自制標語牌非常“吸睛”。當天,抗議風暴再次席卷全美,首都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多個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譴責特朗普政府驅逐移民、政府裁員、加征關稅等多項政策侵犯公民權益以及違反憲法。在一家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弗蘭克告訴新華社記者,他來白宮門前抗議,是因為特朗普政府所作所為正在破壞憲法,損害民眾利益。
特朗普上任近三個月來,美國各地抗議頻發。兩周前的周末,全美各地舉行了超過千場抗議活動,覆蓋全部50個州。在華盛頓,由于聯邦政府大規模裁員等政策影響,抗議活動已經常態化。家住弗吉尼亞州北部的17歲高中生薇薇安表示,父親常帶她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抗議活動,她希望現在就能看到變化。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18號,特朗普在白宮面對媒體講話的時候,突然又說到跟中國的談判。他對著媒體說:“順便告訴大家啊,我們現在跟中國正在談呢,談得挺好的,特別好的那種。”結果現場的記者們都愣住了,也沒人專門問這個事,特朗普自己倒先說了。這已經是這兩天來,特朗普第二次提到跟中國的談判了。就在前一天,特朗普還在白宮講到跟中國的貿易戰時說,就算中國再反擊,他也不打算再對中國加關稅了。
特朗普(資料圖)
在政治層面,共和黨內部出現明顯分化。以參議員盧比奧為代表的"對華鷹派"仍主張強化制裁,但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內的實用派開始轉向,其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提出"可控競爭"概念,強調"需要建立防止沖突升級的防護欄"。更引人關注的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財務主席德米奇近日秘密會見中國駐美商會代表,這被《華爾街日報》稱為"破冰信號"。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大選臨近,共和黨需要商界的政治獻金,這迫使其調整極端對華立場。
事實是,真正的麻煩可能不是來自中國,而是藏在美國自己內部。經濟上的問題、政治上的分裂、權力斗爭中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是壓在特朗普身上的大包袱,而中國只是他在這一局棋里的一個工具罷了。特朗普這個人很擅長用一些特別抓眼球的動作來吸引大家注意。他喊著“美國優先”,還敢不顧后果地破壞國際經濟合作,每一步都想著怎么利用所謂的外部敵人來給自己國內的政治能量加油打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