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與代表、委員的聯絡溝通,凝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司法共識,近日,曲靖市沾益區人民法院開展“法護營商”專項聯絡系列活動,邀請沾益區委政法委、區工商聯及省、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程參與,通過旁聽庭審、實地調研、發布案例等形式,搭建司法與市場主體的“零距離”溝通橋梁。
活動聚焦一起典型加工合同糾紛案庭審。原告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告某有限公司、第三人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系列糾紛,涉及協議撤銷之訴及標的超4400萬元的合同履行爭議,同時牽連曲靖某工貿有限公司股東的擔保責任認定。庭審歷經法庭調查、辯論、陳述等環節。
“庭審過程清晰展現了法律在商業糾紛中的標尺作用,讓企業直觀感受到依法維權的重要性。”省政協委員丁美桃在觀摩后表示,“法院提供的司法平臺如同‘公平秤’,讓市場主體在合同糾紛中能依托法律武器保障權益,尤其是庭前調解機制既提升了效率又降低了訴訟成本,能真正惠及企業。”
代表、委員一行隨后視察了該院執行事務中心與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財產查控機制及“一站式”訴訟服務舉措,重點演示多元解紛平臺的操作應用。沾益區工商聯副主席陳紅梅對法院的惠企舉措表示認可:“法院將‘兩個毫不動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從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到‘暖企、安企’的制度創新,通過公正透明的司法服務為企業厚植發展土壤,切實讓市場主體感受到法治的溫度。”
活動現場發布的5起“法護營商”典型案例,涵蓋物業服務、工程施工、買賣合同等多個領域,既體現法院在化解涉企糾紛中的專業能力,也凸顯通過司法裁判規范市場秩序、激發主體活力的導向作用。沾益區人大代表袁紅葉說:“此次活動是司法機關與企業的‘雙向奔赴’。沉浸式參與讓我們看到司法的力度與溫度,力度體現在對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規制,溫度則在于對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作為法律監督者,我們將持續關注司法服務優化,推動形成‘親商護商’的社會共識。”
企業代表沈飛感慨道:“法院通過公正裁判解決具體糾紛,更以法治力量塑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為中小企業發展筑牢‘防護網’。”
沾益區人民法院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聚焦企業需求,通過理念創新、舉措強化、服務優化,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精準的司法保障,讓法治成為最優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記者 甘仕恩 通訊員 周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