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滕州市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以“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為導向,深入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著力在抓隊伍、強陣地上下功夫,在創特色、重實效上求突破,逐步構建起了“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依托”的協同育人新模式,有效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與融合發展。
一、構建協同育人新體系,攜手共畫“同心圓”
滕州市教體局創新建立“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成立由局長掛帥、分管領導主抓、相關科室及學校負責人共同參與的家校社協同育人領導小組,通過“市級統籌、區域聯動、校本實踐”的立體化工作模式,系統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落地見效。
一是在市級層面,建強專業支撐平臺。聯合市婦聯、市關工委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配備市級教研員2名,遴選6名省級家庭教育指導師、20名心理咨詢師組建核心團隊,承擔全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任務,年內面向社會開展家庭教育知識講座與心理咨詢服務累計50余場次。同步出臺《滕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意見》《關于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通過“三明確一強化”(明確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明確工作標準、強化制度保障),系統構建家委會運行、家長學校建設等規范化工作機制,實現協同育人工作制度化、標準化、長效化發展。
二是在區域層面,創新構建“聯盟式”協同發展模式。按照“示范引領、梯度推進”的工作思路,首批遴選9所家庭教育特色學校組建區域協同育人聯盟,創新“四個一”工作機制(即每月一次輪值活動、每季一次主題研討、每年一次成果展評、每校一個創新項目),目前聯盟規模已發展至49所成員學校。此外,聯盟學校輪流開展家庭教育工作論壇、專家講座、智慧家長沙龍等活動,積極引入前沿家校共育理念,深度開展校際經驗交流,形成了“理念共融、資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三是在校際層面,健全常態化實施機制。全域推進“五有”家長學校標準化建設(有場地、有師資、有計劃、有課程、有評價),構建“校級統籌-年級聯動-班級落實”三級家委會聯動網絡。創新實施“三階遞進”家校共育模式:各班級常態化開展家長課堂、親子閱讀活動,各級部定期進行榜樣家長示范帶動,校級層面定期舉辦專家講座,提供個性化指導與引領。建立“三級家委會駐校辦公”制度,設立“校(園)長接待日”,開通“校長熱線”“校長信箱”,暢通家校溝通渠道,年度受理家長訴求1.5萬人次,采納合理化建議1200余條轉化為治校舉措。
二、打造協同共育新團隊,集中力量“解困局”
創新建立“專家引領+名師示范+志愿協同”的三維育人體系,通過分層培養、精準施策,打造專業化、梯隊化的家庭教育指導團隊。
一是突出示范引領,構建名師輻射網絡。高標準建設6個省級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系統開展“四個一”工程(每月一次專家講堂、每季一次名師示范、每學期一次課題研討、每年一次成果展評),為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培育家庭教育指導師。建立“家校共育示范校”評選機制,開展智慧父母遴選推薦工作,通過典型示范、經驗推廣,形成“以點帶面、輻射全域”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
二是強化專業賦能,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市-鎮-校”三級培訓體系,創新“理論研修+實操訓練+案例研討”的培訓模式,定期邀請省內外家庭教育專家來滕舉辦專題講座,從學習研修、家教指導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培訓,提升其業務能力。創新“以賽代訓”機制,舉辦家校協同育人技能大賽、家庭教育優質課評選、精品案例巡展等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生態,實現優質資源全域共享。
三是深化服務實效,打造宣講品牌矩陣。整合優質專家資源,組建由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省級家庭教育名師、社科專家及志愿者構成的“善城心家”志愿服務聯盟,年內開展幼小銜接、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等系列化宣講700余場,累計服務家庭20萬余戶。重點培育“美麗女孩”精準幫扶、“太陽花”愛心幫扶等特色項目,通過精準對接需求、優化服務內容、創新宣講形式,有效提升了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相關經驗被《山東教育報》等媒體專題報道。
三、搭建教育共享新平臺,合力編織“育人網”
為全面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滕州市積極搭建多方聯動平臺,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全方位育人網絡,致力于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優質環境。
一是優化服務平臺,夯實共育基礎。持續推進“萬師訪萬家”活動,組織教師入戶走訪,動態掌握家庭教育情況,普及科學育人理念,建立個性化家訪檔案,對特殊學生實施“一生一策”關愛幫扶。依托社區(村居)家庭教育指導站,常態化開展專家講座、親子共讀、心理團輔等多樣化活動,年均服務家長超5000人次,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充分利用域內12個研學基地及墨子紀念館、漢畫像石館等文化場館資源,打造“行走的課堂”特色項目,開發沉浸式、體驗式課程,年參與學生突破8萬人次,推動實踐育人提質增效。
二是強化保障體系,優化育人環境。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動態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營造安全有序的校園周邊環境。在城區76所學校設立交警“護學崗”,有效緩解上下學時段交通擁堵問題。制定出臺《關于健全完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篩查預警、咨詢干預等十項工作機制。組織市中醫院專家、醫務人員及心理咨詢師開展心理健康巡講活動,在中高考、開學初等關鍵時期,開通市、校兩級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詢熱線,年服務師生家長3萬人次。推進校車運營規范化建設,投入標準校車108輛,優化線路131條,服務18個鎮街的60所學校,惠及學生8000余人,實現“家門到校門”無縫銜接。
三是深化部門協作,提升共育合力。深化與團委、婦聯等多部門合作,打造資源融合新范式,依托本地悠久歷史文化和紅色教育資源,攜手開發育人資源,形成“互補式”協同育人新機制。構建品牌活動矩陣,聯合婦聯開展“善城善教 滕愛有家”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攜手團市委共同舉辦家庭教育青年志愿服務活動;與關工委攜手開展“五老助家教”活動;與司法局、檢察院聯合組織“智慧家長”法制教育系列培訓;與禁毒大隊合作開展“讓孩子遠離毒品”家庭教育講座;聯合融媒體中心開辦大型家庭教育節目《名師有約》28期、《師說新語》9期,聯合市檢察院錄制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系列節目《家庭教育課堂》9期,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聲明
本文來源于滕州市教育和體育局。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小機靈兒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