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又在南亞玩"氪金變強"的老把戲!砸110億美元狂買40架法國陣風,單價2.75億美刀夠買三架殲-10CE,結果巴鐵反手甩出殲-35E采購單,順帶放出殲-36六代機概念圖。這波操作直接把新德里整破防——咱氪金買的四代半戰機,咋還追不上中國白送的"過期貨"?今天咱就扒開這出軍購大戲的底褲,看看印度這波"鈔能力"到底砸出了多大水花!
要說印度空軍這波操作,得從五年前那筆"天價學費"說起。2020年買36架陣風花了94億美元,單價2.6億美刀創下全球紀錄,今年追加40架直接飆到2.75億單價,這漲價速度比孟買房價還瘋。法國達索公司樂得合不攏嘴——給陣風裝個高原起降模塊收17億歐元"改裝費",相當于白送印度兩艘054A護衛艦。更絕的是維護合同,換個發動機葉片要等馬賽船運三個月,這售后服務比三哥家的火車準點率還刺激。
陣風F4的紙面數據倒是唬人。流星導彈射程懟到200公里,AESA雷達能同時追蹤40個目標,可碰上殲-10CE的霹靂-15就露了怯。去年印巴模擬空戰,巴鐵飛行員開著殲-10CE在180公里外"點名"陣風,印度預警機雷達愣是沒反應——敢情這2.75億美刀買的是"睜眼瞎"套餐?法國人拍胸脯保證的"四代半王者",在東方神秘力量面前成了高價玩具。
巴鐵這波反擊堪稱教科書級別。24架殲-10CE才花30億美元,單價不到陣風三分之一,卻把印度空軍按在地上摩擦。現在又要引進40架殲-35E,五代機打四代半相當于智能機虐小靈通。更殺人誅心的是中航工業放話"可技術轉讓",成都生產線直接復制粘貼,這售后保障讓達索看了想轉行。印度媒體酸溜溜算賬:買40架陣風的錢夠巴鐵買120架殲-10CE,這軍購性價比差出馬里亞納海溝。
殲-36六代機的煙霧彈更讓新德里失眠。雖然中航工業嘴上說"過于先進不便展示",但珠海航展上驚鴻一瞥的智能蒙皮和量子雷達,分分鐘教法國人什么叫降維打擊。達索工程師撓破頭也整不明白——咱陣風剛裝上人工智能輔助系統,中國人咋就開始玩腦機接口操控戰機了?這科技樹點得比恒河水還玄乎。
印度自家研發的AMCA項目成了國際笑話。折騰十五年燒了54億美元,連發動機葉片都沒搞定,最新模型機用的還是美國通用電氣三十年前技術。反觀中巴合作的"梟龍"Block3,成都提供技術、巴鐵組裝生產,現在連霹靂-15E都能自產自銷。三哥看著手里的"萬國牌"陣風,終于明白什么叫"自主研發一時爽,一直山寨火葬場"。
法國人的戰略算計才叫絕。賣陣風不光要賺硬件錢,軟件升級、導彈配套、人員培訓全套薅羊毛。印度海軍買的26架陣風-M艦載機,光適配"維克蘭特"號航母就花了8億美刀設計費,這宰客手法比巴黎老佛爺百貨還黑。達索總裁私下跟股東交底:"印度人的錢最好賺,畢竟他們連戰斗機螺絲釘都要進口。"
中法軍工差距在航母上更赤裸裸。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憋屈地載30架陣風-M,中國福建艦電磁彈射器一推,殲-35輕松突破60架搭載量。三哥心心念念的"雙航母編隊",在解放軍眼里也就是個移動靶場。更扎心的是076兩棲艦都要上電磁彈射了,法國人還在為核動力反應堆漏鈾煩惱。
看看印度網友咋吐槽:"買陣風的錢夠修十條高鐵,莫迪老仙非要去交智商稅!"法國《世界報》倒是說了句大實話:"印度軍購的本質,是用國家尊嚴換二手安全感。"這話說得在理——靠萬國牌武器撐場子,不如學巴鐵抱緊中國大腿搞技術轉移。下次三哥再吹"陣風無敵",建議他們看看殲-20在高原秒殺F-22的視頻,那才叫真·硬實力。
南亞這場軍備競賽,表面看是印巴斗法,實則是中法高端制造掰手腕。印度砸錢買到的不過是過時技術,中國輸出的卻是整套工業體系。從殲-10CE到殲-35E,從霹靂-15到智能蒙皮,東方大國的軍工創新就像開了掛。下次達索再忽悠印度買陣風,建議三哥先問問:這玩意能扛住殲-36的量子雷達掃描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