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報道,“德國開始在外國永久部署軍隊,這是二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西方多家媒體紛紛以此類勁爆的標題,報道了德國聯邦國防軍第45裝甲旅當地時間4月1日在立陶宛維爾紐斯郊外舉行正式成立儀式的消息。在俄烏沖突持續的背景下,德國和立陶宛于2023年12月達成一項多年期防務合作計劃,根據該計劃,德國軍隊將被永久性部署到作為北約東翼的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目前,已有150名德國士兵駐扎在立陶宛,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500人。
澤連斯基(資料圖)
據外媒4月3日報道,俄總統特別代表德米特里耶夫當天已與美方代表舉行會晤。對此,美國的歐洲盟友擔心,俄美關系的緩和以及在烏克蘭問題談判中,歐盟國家被邊緣化,將對北約構成嚴重威脅。《華盛頓郵報》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首席執行官兼俄總統特別代表德米特里耶夫已開始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舉行會晤。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雙方在華盛頓的“會談正在進行中”。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日對媒體表示,烏克蘭代表團將于本周末或下周初抵達美國。
美國與俄羅斯代表團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完成了就雙方大使館恢復正常運轉的第二輪會談。兩國代表團當天在俄羅斯駐伊斯坦布爾總領館進行了超過5小時的閉門會談,會談結束后沒有立即對媒體發布消息。美國代表團已驅車離開談判地點。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對媒體說,俄羅斯與美國就兩國駐外機構運行正常化和烏克蘭問題解決的磋商沒有時間框架。他表示,此次會談只涉及兩國外交關系正常化,不會討論烏克蘭問題。
美國國務院此前也曾表示,此次會談僅討論美俄雙方駐對方使館的運作問題,不涉及俄烏沖突。美俄兩國代表團2月27日在伊斯坦布爾就雙邊關系進行了第一輪會談。美國媒體援引美國國務院人士的話報道稱,雙方在會談中討論了使館運作問題,涉及人員配置、簽證等。美俄在過去幾年間外交關系緊張,兩國均驅逐了彼此駐在國的外交官,導致使館不能正常運行。
美俄會談(資料圖)
報道援引塔斯社的消息稱,俄駐美大使達奇耶夫表示,此次會談使雙方在兩國外交使團工作正常化方面取得了進展。據介紹,此次會談之所以聚焦恢復外交使團工作,是因為近年來兩國關系因諸多爭端、相互指責以及外交財產凍結等問題而變得復雜,雙方都抱怨本國外交官獲取證件困難,使大使館的運作極為艱難。
2025年4月16日聯合國大會上,立陶宛與盧森堡共同提交12頁決議草案,兩次針對俄羅斯發難,企圖攪動國際輿論。但美俄迅速采取行動,一致投出反對票,使該草案未能得逞。這一事件看似偶然,實則展現出美俄在歐洲地緣政治博弈中存在某種協作默契,雙方的聯合行動有效遏制了相關挑釁行為。2025年,美俄關系進入復雜且微妙的“競合”新階段。特朗普政府執政后,積極開展對俄外交,雙方通過多輪高層會晤,就烏克蘭問題達成關鍵共識,形成了獨特的行動默契。
美俄會談(資料圖)
緊接著,澤連斯基聲稱不相信俄方遵守協議,甚至表示“美國已被俄羅斯操縱”。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直接點明了美俄會談的內容。說句不太客氣的話,美俄會談可能就是商談如何瓜分烏克蘭,隨后,美國又按照俄羅斯的意思,去跟烏克蘭進行會談,要求烏克蘭方面做出讓步。在此背景下,澤連斯基聲稱“美國已被俄羅斯操縱”,可能就是出于這個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