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北京地鐵上的一件事引發了很多人的憤慨。
我也寫了這件事情,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圖片,看一下那篇文章,簡要做個回顧。
但總覺得還有什么沒寫。想來想去,我覺得這件事兒口誅筆伐那個大爺,不如致敬那個挺身而出說出“我愿意跟他挨著”的女生。
她真的應該受到表揚。
憑心而論,大多數人可能和我一樣,很可能沒有勇氣站出來硬剛那個出言不遜北京大爺。
女性,外地人等標簽之下,本身就有一種玄妙的沉重,她卻能站出來擋在矛盾的中間,這不僅需要善意良知,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這樣的女性,應該尊敬。
這也讓人想起來去年的另一個身穿碎花裙的女孩子。
她也具有這樣的美好品質。
2024年9月11日,江蘇某地一男子突然在一家餐飲店門口揮刀行兇,目標是一個穿白褲子的女子。
白衣女子的頸部受傷,鮮血染紅了衣服,場面一度非常危急。
就在這時,路過的一位穿碎花裙的女孩站了出來,手里握著一把雨傘,不顧自己安危直接對著行兇者猛敲。
這件事情給我的感觸也很大,很害怕,也很感動。
為什么會感動,是因為換做我,我一定做不到。
不僅僅是因為女子的柔弱,更是一種懼怕,害怕萬一自己遭遇不測,我的家人怎么辦?
事后有媒體采訪那個女孩子,她說自己也很害怕。
但事情很突然,自己就站在旁邊,覺得有一份責任感,不能置身事外。
“萬一那姑娘出事了,我會感到愧疚。”
這句話讓我很感動,眼淚都流了下來。
真的應該向他們致敬。
致敬他們的同時,我也問自己,現在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敢敢挺身而出了?
這背后究竟是出了什么問題?
很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的家長給教育部門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我摘錄如下:
老師你好!
不論是誰倡導別人學習劉胡蘭,我都以常識和是非來理解發生在60年前這件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這些人讓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去參加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當同齡人還在草地上天真爛漫地追逐嬉戲的時候,她卻和一群大人殺了她們的村長。而后不久又被對方捉到同樣殘忍的把她的頭鍘了下來。從這里面我看不到有任何值得稱贊的品質和任何值得堅守的理想。相反包括后來那些心智和謀略非凡的大人物對她的嘉獎和稱贊都將是恥辱的記憶。我也同樣是在這種斗爭、仇恨教育中長大,所幸我最終掙脫。
當女兒還是抱在懷中嬰兒的時候我就擔心她的心靈被這個社會的陰暗所裹挾。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希望孩子是在一個原諒、包容和關愛等等散發著人類自然天性的環境中成長。當一個人的心里從小被種下了血腥、殘忍和仇恨種子的時候,長大后精神扭曲的果子就會跟隨他一輩子。
我想任何一個有理智的家長都不會想讓自己的孩子像劉胡蘭一樣,在上小學和初中這個年齡的時候就參與這些殘酷的政治斗爭,更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就被一些大人教導著去殺人,而后又被別人殘酷的殺害。所以想到我的孩子被教導去學劉胡蘭,我心如刀絞。出于一個父親的責任,我本能的想為孩子去抵擋可能對她心靈帶來的戕害。望老師理解,以后這個活動請允許我們放棄。
謝謝!
這封信被公開之后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但這封信的一些觀念,這些年來似乎被很多家長給吸收了。
就在我身邊,就有不少父母天天教育自己的孩子盡量少管閑事,要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所以,現在回頭看一看,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不愿意挺身而出了呢?
跟這些年的教育理念是不是有什么關系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知道所有的社會現象背后都是復雜的社會問題。
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其實很重視“挺身而出”的。
《論語·為政》教育眾人,“見義不為,無勇也。”
宋代釋道元的《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洪州法昌倚遇禪師》中記載,連佛門中人都要“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明代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勸誡世人,“見義勇為真漢子,莫將成敗論英雄。
這樣的美德和傳統,到今天難道要變成愚蠢的錯誤么?
想到這些,我更加覺得應該致敬這位女生。
希望這個敢挺身而出的女生,能成為我們重拾公德和勇氣的星星之火。
我始終認為:
這個世界上,陰暗之所以會悄然消退,是因為光明在勇敢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