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陵區第一中學 高二十六班 嚴紫琦
指導老師 王莉
耕田不深無高稼,治學不深無端行。
——呂柟《云槐精舍語》
冬去春來,干黃的枯葉漸漸被翠綠替代,短暫的晚霞慢慢被粉黛點染;高陵一中大門兩側,兩棵高大的國槐沐浴著杲杲春陽身姿更加挺拔, 古樸大氣的浮雕溫潤潔白,再現了呂柟講學的歷史場景,浮雕所書的“厚德惜時勤學,探索求知明理”是對過往的傳承,更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正門上方電子屏上滾動的字幕——“做有準備的一中人”提醒著每一個來去匆匆的學子:這是春回大地的訊息,也是一中繼往開來的預告。
春色滿園關不住,槐蕊枝頭盡芬芳。清明前后,百花齊放,綺麗浪漫。學校東西對稱的“崇德樓”“崇賢樓”前各有一樹玉蘭正在盡情綻放;每逢課間,樹下總簇擁著不少同學,他們仰首賞花,稚嫩的面龐上寫滿驚喜與贊嘆。玉蘭潔白碩大的花瓣從頭頂落在肩頭,輕訴高潔堅毅的勇氣,撫慰郁悶惆悵的心靈。學生公寓前,一排紫葉李肆意怒放,似繁星綴滿枝頭,淡然的氣息和爛漫的綻放相襯,恰似我們的青春,樸素又張揚。絡繹不絕的身影中不時有人撿起將作春泥的花瓣,將它夾進書頁里,寄托對春光的留戀。玉蘭象征著高潔,提醒我們堅守初心;紫葉李寓意積極向上,激勵我們踔厲奮發、勇往直前。春花正是因為有對生命的熱愛、堅守的勇氣,才能不懼料峭春寒,奔赴短暫而芬芳的使命。當花瓣細膩柔軟地輕吻皮膚, 我們也領悟了花香的奧秘:抓住美好春光,綻放生命的精彩;耐春寒之苦,得流芳之香。
良師傳薪潤桃李,益友互助促進步。躍動在白板上的手已密布細紋,依然激情四射地分析簡諧波的律動;一串串字符飛進臺下的筆記本里,化成莘莘學子行穩致遠的利器;抽象的概念在恩師口中化作涓涓細流;晦澀的題目在他們點撥下迎刃而解。課堂上,老師們帶領我們遨游學海,嚴謹嚴厲;生活中,他們幫我們答疑解惑,溫潤心田,化解迷茫 :在恩師身上我們看到了呂柟先生所期許的“治學至深,育人至善,如古槐一樹,沉穩可靠”。課余時間,溢滿校園的同窗情誼亦令人動容:流感肆虐時,昔日親昵玩鬧的話語變成了焦急的關懷,提醒我保暖御寒;云槐廣場上,快要跌倒的一瞬會被幾雙手牢牢扶住,提醒我注意安全;周測檢驗后,愁苦難言的內心會得到體貼溫暖的撫慰,幫助我調整心態……和諧溫情的氛圍為校園醞釀出暖黃的濾鏡,化為我記憶中永恒的一瞬。
書山有路勤為徑,墨耕一方守功成。槐香書屋里的靜謐為校園平添了幾分恬淡和清雅,走進書屋似聞到槐花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從踏入一中校園的那一刻起,“潔身端行勤耕耘”便潛入數千學子的心田,慢慢植根發芽,一天天成長壯大。在黎明熹微的燈光下,我們懷揣夢想而來;在夜晚燦燦星辰中,我們滿載收獲而去。詩詞書卷曲的邊角刻寫著成長的歷程,物理題反復涂改的痕跡見證了公式熟練運用的思考印跡,錯題集疊加又泛黃的紙頁預示了考場上的得心應手……在這美好的年華,成長于一中的沃土上,我們懷抱夢想,砥礪奮進,不懼路途艱險;我們不負來路覓星塵,也終將守得云開見月明。巍巍昭慧塔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三載歲月我們也將收獲累累碩果、美好前程。
春和景明里,古槐蔭蔽下,校園中的我們正用筆尖雕刻著自己的未來,書寫著云槐的年輪,也勾勒著一中的新風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