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報道,今天凌晨3時許,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獵人谷地區部分地區發生 4.6 級地震。震中位于布羅克(Broke)附近,距辛格爾頓(Singleton)西南約 25 公里,離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城市悉尼約160公里。地震發生深度約 10 公里,北部的塔姆沃思和南部的堪培拉均有震感。超過 3,800 人表示有地震感覺。目前尚無人員受傷的報告。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高級地震學家菲爾·康明斯表示:此次地震對處于地震安全帶的澳大利亞來說相當大。從歷史上看,1994年也發生過5.4級的埃拉隆地震,當然,1989年也發生過5.6級的紐卡斯爾地震。
地震震中位于索利山沃克沃斯露天煤礦附近。地震學家表示,很難知道采礦活動是否在該地區近幾個月的地震“群發”中發揮了作用。
莫納什大學的地震地質學家迪·尼尼斯 (Dee Ninis) 表示,這次地震可能不是由采礦活動引起的。尼尼斯博士說:“我想說,我們找到的這個深度太深了,不可能與采礦有關。”
盡管如此,澳大利亞仍然是相對受地震威脅最低的國家,這是因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不在板塊邊界。澳大利亞位于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內部,遠離板塊邊界(如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地震活動通常較少。大多數強烈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如日本、新西蘭、印尼等),而板塊內部的斷層活動相對較弱。
在歷史上澳大利亞的地震記錄較少,在1989年紐卡斯爾地震(5.6級)之前,該地區沒有記錄到破壞性地震。那次地震造成了13人死亡、160多人受傷,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災害之一。澳大利亞的地震主要集中在西部(如西澳)和東南部(如墨爾本、阿德萊德),但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地震頻率和強度通常較低。
科學家認為,這類地震可能是由長期的地殼應力累積或人類活動(如采礦)誘發,而非典型的板塊運動所致。如果說今天的地震與人類活動相關,也是屬于“罕見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