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最后一天,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的人物傳記類刊物《人物》,評選出了這一年的“年度人物”。
在評選詞中,《人物》是這樣介紹這次評選宗旨的:“我們將2024年的年度人物給予那些以自我為堡壘,向這個世界投擲希望的人。在2024年,TA們保留了珍貴的自我,TA們尋找到了自我的命定之路,TA們開始或者結束了自我的故事,TA們在整齊劃一的序列里,用自我的生長旁逸斜出,拱出新的枝芽——TA們將自己交付給了自己。”
在評選出的八名“年度人物”中,人們在“年度表達者”的下面看到了一個久違的名字——陳魯豫。《人物》給出她的當選原因是:“2024年,是陳魯豫開始表達,逐漸打開自己的一年。她不只是那個坐在黃沙發上的訪談者,她也是最懂脫口秀的領笑員,她講電影、做翻譯,她的播客呈現了不同領域的女性故事,她用細膩的體察托住許多女性。她選擇不再隱藏自己,她拿起不同的話筒,向世界發出她自己的聲音。為了她勇敢、真誠、持續的表達,《人物》評選她為2024年年度表達者。”
如果說人們對魯豫的改變賽道只是有些意外的話,那么當她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感覺到了吃驚。因為以往在人們印象中瘦得像根竹竿一樣的她,55歲的她身穿一件黑色高領毛衣,下身穿一條黑色西褲,留著一頭干練的短發,身材也比過去豐滿了很多,整個人看上去十分精神,早已不是之前被網友戲稱的那個“紙片人”了。
一、
作為一名知名的節目主持人,魯豫曾參與主持了許多重大新聞直播節目,包括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戴安娜王妃葬禮、911事件等重大新聞報道。但對于很多人來說,能讓大家記住她的除了她的才華之外,還有她那異常削瘦的身材。很多觀眾看到魯豫,總不免感嘆“魯豫,真的太瘦了。”甚至有網友說,魯豫的四肢纖細到可以看到骨頭,瘦的令人覺得有點恐怖,像一個“行走的骷髏”。
除了身材外,由魯豫主持的《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節目從1999年開始播出,至今已經走過了19個年頭,是魯豫主持生涯中的標志性作品。
作為一檔以訪談為主的節目,《魯豫有約》邀請各界知名人士作為嘉賓,通過深入對話探討他們的生活、經歷和觀點。而魯豫也以其獨特的主持風格和細膩的提問技巧,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被譽為“訪談一姐”。
魯豫1970年出生于上海一個書香門第,她名字中的“魯”、“豫”兩字,一個取自父親的籍貫山東,一個取自母親的籍貫河南。
魯豫從小學習優秀,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1992年,她代表學校在北京市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上榮獲冠軍,之后順利進入央視,擔任《藝苑風景線》欄目主持人。
雖然從沒有當過主持人,但魯豫第一次主持,便震驚四座。
在采訪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曉海時,魯豫問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問題:“請問您為什么要留大胡子?文藝部的導演們為什么喜歡留大胡子?”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人都沒有想到。張曉海后來回憶說,他從沒有見過這樣大膽、這樣敢問的主持人,《藝苑風景線》正好需要的就是像魯豫這樣的主持人。
魯豫也沒有讓大家失望,進入央視鐵僅僅一年,就獲得了“中央電視臺最受歡迎的十大節目主持人”稱號,并被央視送往美國深造。
令人沒想到的是,魯豫竟然在留學期間,以閃電般的速度嫁給了一位美國人。
1996年,陳魯豫帶著美國丈夫回到國內,從央視跳槽鳳凰衛視。很快,她便成了鳳凰衛視的當紅女主持,鳳凰衛視甚至為她量身打造了一款談話類節目《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二、
在《魯豫有約》中,陳魯豫以一個傾聽者的身份,采訪了10000余名各界人士。每一個故事,她都用心傾聽,來她節目做客的人,也從來沒有感到那種被主持人盤問的束縛感,反而只會覺得是與魯豫共赴了一場“心靈之約”。
憑著這個節目,魯豫大獲成功。人們不無驚奇地發現,原來訪談類節目還可以這樣做。
魯豫為什么會成功?這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問題,畢竟從外表上看,她長得一點也不算漂亮,這一點在女性主持人中顯得很吃虧。但在專業人士看來,魯豫卻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會裝傻的主持人”,她可以做到只要嘉賓愿意說話,自己全程一聲不吭,讓嘉賓自由發揮。“能克制表現欲,不去打攪被訪者,這樣的主持人,才是一個真正好的訪談主持人。”
就在魯豫大紅大紫的時候,卻傳出了她與美國丈夫離婚的消息。魯豫從沒有公開她離婚的原因,但據圈內流出來的消息,她的這位美國有暴力傾向,因此魯豫選擇了結束這段婚姻。
離婚后的魯豫,很快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她的初戀朱雷。
多年之后,魯豫向公眾回憶了她和朱雷走到一起的經過:我直接告訴他,我要結婚。第二天,我們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鄉,向各自的家人匯報情況。一個禮拜之后,我們就決定訂婚了。又過了一個禮拜,我們就結婚了。
遺憾的是,魯豫和朱雷也沒有走到最后。雖然新婚伊始,兩人的生活浪漫美麗;但隨著魯豫在事業上的成功,朱雷的心理出現了不平衡。
魯豫是個事業心很強的女性,而朱雷喜歡隨遇而安,享受生活,這一點在魯豫看來就是不思上進,兩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多,最終走向了分道揚鑣。
三、
和朱雷離婚后,陳魯豫應安徽衛視之邀,擔任安徽衛視語言競技真人秀《超級演說家》的“導師”兼總監制。
當時的“脫口秀”,在國內還算是個新生事物。魯豫敏銳地看出,不同于傳統相聲、小品,“脫口秀”的演員可以是從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素人,只要他能抓住對現實時效性的關照、對熱點的幽默調侃、對社會的洞察與提醒,在時下自嘲成為年輕人通用語言的大環境下,一定能讓觀眾開心的同時又有所收獲。
從那時起,她將工作的重心漸漸轉移到了脫口秀上。
2022年,陳魯豫終于從幕后走上臺前,擔任第五屆《脫口秀大會》的”舞臺領笑員“。也就是從這時起,人們才發現她的身上,居然有著遍布全身的幽默細胞。
在《脫口秀大會5》中,陳魯豫作為”領笑員“,首先拿自己開涮:“之前我很瘦,有人說我一天就吃三粒米,關鍵是很多人真的信……我出個律師函現在也沒人信,我就想開個記者會,現場直播吃兩碗大米飯。”
陳魯豫的這段開場白,引起了現場的轟然大笑,甚至這期節目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相比她的“脫口秀”,觀眾們最驚奇的是她身材上的變化——過去那個瘦得和紙片一樣的陳魯豫,如今比過去胖了不少,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魅力。
注意到她身材改變的并不只有觀眾,不少參加節目的嘉賓,也調侃過魯豫。面對嘉賓善意的調侃,魯豫的回答也很有喜感:“你們這幫人想知道我長肉的秘密?告訴你們也不要緊,現在我吃飯時,也吃肥肉了!”
四、
作為脫口秀的“領笑員”,魯豫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脫口秀不是跑步比賽,誰快誰就贏。一個人看一個好笑的段子可能不會笑得肚子疼,但如果一個人和另一群人一起笑,那其實會更容易。這就是現場微妙的影響,也是線下演出鮮活性的所在。”
在魯豫的堅持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不再完全延用脫口秀圈內的視角和評判標準,而是在專業基礎上融入了更多大眾化的視角,進行了多種"出圈"探索。節目賽制也更加刺激,所有演員都從零開始,靠實力pk,保證每位演員都能夠公平地直面競爭。
《新京報》在報道《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時是這樣說的:“這種變化給節目帶了新氣象,為脫口秀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增強了觀眾對脫口秀文化的認知和好感。節目中很多話題都從年輕人的痛點切入,選手用自我調侃的方式抒發他們對人生的看法。節目所呈現的,并不是一味打雞血、喊口號,而是敢于直面現實世界的難,不逃避生活與工作中的窘,用幽默的段子解構世情,以樂觀向上的態度笑對人生。”
1970年出生的魯豫,今年已經55歲了。很多人在關心她體重的同時,也關心著她的生活過得幸不幸福。
2025年過完年后不久,某娛樂周刊拍到一張陳魯豫與一中年男子乘同架班機抵達上海,之后同赴外灘附近一豪華酒店約會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魯豫與該中年男子先是在酒店二樓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后,兩人手挽手走進了電梯。
據知情人透露,這位男士是吉林人,在上海和北京擁有多家公司,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和國際時裝品牌代理,也投資文化產業。兩人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男方傾慕陳魯豫的頭腦和才智,主動展開愛情攻勢,與魯豫已秘密交往一兩年了。
魯豫自己也承認,男友從來沒有在意過自己的年齡。“所以當別人談到關于年老的話題,甚至是中年的話題,我都認為它跟我沒有關系。”
在被評為“年度人物”后,魯豫在接受采訪時也重申:“我明白當我處于這個年齡段的時候,公眾很希望聽到我對于處在這個年齡段的關于女性、關于跟時間賽跑或者面對時間帶來的焦慮感的一些表達。我也會有這種深層次的考慮,但在日常生活當中,它不是考慮的一部分。所以它是特別微妙、特別有趣的一個東西。很多時候,我會覺得我還是個小孩呢。”
網友們對魯豫的這種人生態度,也給予了充分支持。一位網友在評論中這樣說道:“55歲的魯豫,有著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自信,雖然和過去相比,如今的她胖出了新寬度,但現在的她卻讓人越看越養眼。希望魯豫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永遠美麗下去!”
參考資料:
《北京青年報》:《陳魯豫、謝楠擔任《脫口秀大會5》新一任領笑員》
《每經影視》:《“領笑員”陳魯豫:脫口秀只有最好笑才最有效》
《人物》:《以自我為堡壘:2024年度面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