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CEO無招要求leader不該在員工加班的時候離開……
失業君小編 | 文
網絡 |圖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有釘釘內部員工透露,在上周的公司內部交流活動中,一位00后員工當面向釘釘CEO無招提出關于加班文化的看法詢問。無招現場回應稱:“我們還是要確保雙休,嚴禁過度加班。”但他同時要求,如果有同學下班還沒走,leader就不該離開,“不要讓我看到leader跑了,但讓員工在加班。”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無招整頓考勤的措施,有一些是明確向所有員工提出,比如早上9點上班,短早會等。
?管理革新抑或形式主義迷思?
釘釘CEO無招推出的“領導不得早于加班員工離場”這一管理新規,瞬間在社交平臺激起千層浪。這場看似圍繞職場管理展開的爭議,實則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深陷的典型困局:當秉持反內卷職場態度的Z世代員工大量涌入企業,傳統科層制管理邏輯與新型組織文化產生了激烈碰撞,正深刻重塑著中國企業的管理范式。
無招的管理新政呈現出顯著的矛盾特質。一方面,它做出“確保雙休”這般人性化承諾;另一方面,又借助“領導陪加班”制造出一種隱形的道德枷鎖。這種管理策略,將互聯網企業在效率崇拜與人文關懷之間的搖擺不定暴露無遺。阿里系企業一貫秉持的“戰時狀態”管理思維,在釘釘考勤制度的不斷迭代中得以延續。從早期的“三分鐘響應”到如今的“領導責任制”,本質上都是通過儀式化的管控手段來維系組織效能。
需要警惕的是,這種表面化的管理改良極有可能催生新型職場表演。當領導在場成為加班的必要前提,員工極易陷入“無效加班”的惡性循環——既無法切實提升工作效率,又要被迫配合完成加班儀式。杭州某電商企業的案例頗具代表性:實施類似制度后,員工日均產出反而下降12%,但會議室夜間燈火通明的景象卻成為園區新景觀。
?00后能否重塑職場生態?
敢于當面質疑CEO加班文化的00后員工,代表著新一代職場人的覺醒。智聯招聘《2023職場人加班洞察》數據顯示,Z世代主動拒絕加班的比例較90后高出27個百分點,他們更看重工作帶來的價值感,而非單純的時間投入。這種代際認知差異正在逐步瓦解傳統職場中的權力結構,當年輕員工開始運用“時薪制”思維解構加班文化,企業慣用的忠誠度敘事面臨失效危機。
釘釘事件中的代際對話,揭示出管理權力的悄然轉移。00后員工不再被動接受“領導在場即合理”的潛規則,而是要求管理行為具備實質合理性。這種價值訴求倒逼企業進行管理范式革新,促使管理從時間管控向目標管理轉變,從過程監督向結果導向轉變。字節跳動試行的“聚焦核心目標”管理改革,正是對這種趨勢的積極回應。
?數字化轉型時代的管理哲學重塑
在釘釘自身推動的數字化辦公革命進程中,考勤制度創新本應充分展現技術賦能管理的無限可能。然而,現實卻呈現出令人費解的悖論:作為智能辦公平臺的締造者,釘釘的管理實踐仍未擺脫工業時代的監工思維。這種割裂狀態映射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深層焦慮——在技術飛速發展與管理嚴重滯后的錯位中,如何構建真正適配數字時代的生產關系?
破局的關鍵在于重構管理哲學。微軟“工作生活平衡挑戰”實驗表明,縮短20%工作時間反而能促使效率提升30%。這種顛覆性認知提示我們,數字化管理的終極目標并非精確計量勞動時間,而是創造激發創造力的組織生態。當企業從“在場管理”轉向“賦能管理”,從“時間競賽”轉向“價值創造”,才能真正化解加班文化的結構性矛盾。
?結語
總之,釘釘管理風波猶如一面棱鏡,清晰折射出中國職場正在經歷的歷史性嬗變。當00后開始用實際行動解構加班文化,當數字化工具本應帶來效率革命卻異化為新型監控手段,企業管理者需要深刻認識到:真正的管理創新不在于設計出更精巧的管控機制,而在于構建尊重人性、激發潛能的價值共同體。這場始于考勤制度的爭議,終將推動中國職場文化完成從“時間奴隸”到“價值主人”的范式躍遷。
網友熱議
@張玉璽AiLie(IP京):
所以CEO是怕員工摸魚,還是怕領導摸魚?這波操作把中層架在火上烤,以后加班得自帶睡袋了吧?
@哎喲柯喂(IP津):
這班我還加不加?CEO你還能不能走?!
@郭貴Zach(IP黑):
第一層:員工假裝干活,第二層:領導假裝監工,第三層:CEO假裝不知道大家在假裝…最后只有保潔阿姨贏麻了,畢竟燈光費電還得她關……
@趙峰柒柒(IP桂):
這屆年輕人明明在推動效率革命,結果領導成了“人形加班打卡機”,所以到底是誰在反向整頓誰?
@科里斯996(IP豫):
年輕人算著“時薪低于奶茶店就罷工”,領導練著“如何用深沉目光讓員工以為自己在思考戰略而不是刷微博”,這波是兩套價值觀的史詩級碰撞。
@luna520(IP青):
leader們連夜在辦公室裝了行軍床,但你們看不見,因為我的釘釘狀態永遠顯示“在線但勿擾”……
最后一條,
人肉考勤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