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徐飛洪大使接受印度主流媒體《印度時報》書面采訪
2025年4月19日,印度主流英文大報《印度時報》刊登對徐飛洪大使的書面采訪。徐大使介紹了中印高層交往、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情況,并就中方關于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闡明嚴正立場。
作為兩大鄰國存在分歧很正常,關鍵是要確保分歧不會演變成爭端,雙方應通過對話建立符合兩國利益的穩定合作機制。蘇杰生外長出席News 18印度崛起峰會時表示,2020至2024年期間發生的情況不符合兩國利益和雙邊關系大局。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談及中印關系時稱,沖突并非兩國間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他還說,中印兩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存在問題,但同時也存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據印度新德里電視臺和《印度快報》等印媒報道,當天,蘇杰生在新德里參加非營利組織亞洲協會舉辦的活動,并做出上述表述。
“我們意識到,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和中國之間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同時也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蘇杰生表示,中印兩國在2020年時發生的事情“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
印度士兵(資料圖)
從2020年4月開始,印度邊防部隊在加勒萬河谷地區頻繁越界,搭建便橋、修建道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5月6日凌晨,印度邊防部隊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越過實控線,進入中國領土并設置障礙,甚至阻撓我方邊防部隊正常巡邏,蓄意挑起事端。6月15日晚,印軍再次越過實控線,蓄意挑釁,導致沖突升級,造成我方四名邊防官兵犧牲。
印度外交部最近宣布,要重啟去中國西藏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的朝圣活動。這兩個地方對印度教信徒很重要,但因為疫情和邊境沖突,暫停了四年。發言人說今年內會恢復,現在正在準備。
這事和中印邊境有關系。2020年邊境沖突后,兩國關系緊張,朝圣活動就停了。去年10月雙方達成巡邏協議,算是緩和了一點。印度外交官今年1月還專門去中國談過,朝圣和恢復直航都是重點。
中印邊境(資料圖)
中國一直強調和平發展,希望與周邊國家建立良好的睦鄰關系。重啟朝圣之旅,符合中國“以鄰為友,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通過促進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增進相互了解,有助于化解誤解和消除隔閡,為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這只是中印關系改善道路上的一小步,而非決定性的一步。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空軍軍官”曾就中印局勢作出分析,聲稱若未來中印爆發沖突,對手將采用“蘇聯時代的古老戰法”,以榴彈炮與火箭炮掩護步兵前進,并部署防空導彈阻擋印度空軍。
他輕描淡寫地表示,“這些戰法早已過時”,并斷言印度軍隊“完全有能力打贏一場為期十天的高烈度戰爭”。
他甚至精確到彈藥儲備天數,聲稱邊境駐軍的彈藥可支撐40天,常規炸彈可維持60天,暗示印度不但能打,還能打得久,打得穩。
莫迪(資料圖)
不久前,在中印邊境問題上,莫迪表示“(印中)信任、熱情和能量的恢復緩慢但一定會發生。不過,當然,這要花點時間,畢竟兩國關系經歷了5年的挫折。”這說明莫迪認為雖然中印邊境問題造成了中印關系的緊張,但是中印兩國的關系“一定會”恢復,這體現了莫迪對中印關系的美好展望和堅定的信心,這也說明莫迪無疑是有心發展中印關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