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布了大選日期,李顯龍提前發出一句忠告,給未來中新關系怎么走?指了一條路。
4月15日,新加坡總統尚達曼正式宣布解散國會,為4月底即將到來的全國大選做準備。
而就在國會解散的前一天,新加坡前任“一把手”、現任國務資政李顯龍發表了長篇演講,探討美國發動的新一輪貿易戰、中美關系,以及新加坡未來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
在演講中,李顯龍隱晦地批評了美國,并提前發出了一句忠告,那就是世界已經改變,而新加坡需要“隨機應變”。
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問題也隨之而來,新加坡要隨什么“機”,又要應什么“變”?
答案是,抓住中國崛起的“戰略機遇”,順應百年未有局面之“變化”。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李顯龍在講話中,非常犀利地解釋了美國這一輪關稅戰的本質,并點明了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究竟該選擇哪一邊。
李顯龍指出,特朗普在做的事情,本質上是在沖擊國際貿易體系?,F行多邊貿易體系通常設置“最惠國待遇”,讓大國和小國可以在同一套規則下平等地競爭。
因為“最惠國待遇”說是“最惠”,實際上,其實是給一個國家所有的貿易伙伴設計了同一套準入規則。這樣,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就不會因為“議價權”太弱,而被甩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列車之外。
新加坡的港口經濟
當然,這套規則肯定不是盡善盡美的,需要改造和發展。但無論如何改造,都應該是朝著更平等的目標去推動的,而非相反。
但如今的美國,不再追求這種“雙贏”或者說“多贏”的模式,而是追求“我贏你輸”。
說白了,特朗普想要打碎多邊貿易框架,利用美國本身的強議價權,揮著拳頭,通過雙邊談判逼迫許多諸如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割肉飼鷹”,讓世界重回弱肉強食的時代。而這樣做不僅會“抑制增長”,還會帶來“很大的破壞性”。
話說到這一步,這一輪關稅戰中,李顯龍認為新加坡該站在哪一邊,已經非常明確了——未來的新加坡,只會和中國一道,成為多邊體系的捍衛者,而非美國的“血包”。
美國總統特朗普
說起來,也挺讓人感慨的。特朗普發動這一輪關稅戰之后,新加坡的一系列表態轉變,其實非常有代表性。
最開始,新加坡被美國的不按理出牌,弄得有點手足無措。
但隨著中國申明自己捍衛多邊貿易秩序的立場,以及這屆美國政府暴露自己貪得無厭、外強中干的本質,新加坡也漸漸挺直了腰桿。
現如今,新加坡干脆點明特朗普作為“國際貿易規則破壞者”的本質,強調自己會“隨機應變”,前后態度的變化,基本可以折射出這一輪中美貿易博弈中,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態度。
——畢竟,如果能站著把錢掙了,誰愿意跪下呢?而且,現在那個揮舞關稅大棒恐嚇全世界的“黃老爺”,也已經被戳破了皇帝的新衣,被“墻倒眾人推”只是時間問題。
中美關系
總而言之,對于中美兩國誰站在歷史正確這一方、自己應該跟著誰的旗幟走這件事,不光是新加坡、全世界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