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里,有一類干部是從戰士中提干的,他們真的非常厲害,著實令人佩服。像我們這種從地方高中考入軍校,畢業后成為軍官的,和戰士提干的干部相比,我個人覺得他們具有不少優勢。
就拿我在西藏的戰友來說,他原本是我們科室的戰士,后來提干,如今已經干到了副師級,而我早從正營級就復員回到地方了。那么,戰士提干的干部為什么這么厲害呢?他們有五個顯著特點,這些特點可能是我們從高中畢業考入軍校的干部所不具備的。
第一,他們對部隊極為熟悉,可以說是“活地圖”。我們上軍校時就深有體會,比如我們學軍事新聞專業,從高中畢業考入軍校,而那些戰士報道員同樣學軍事新聞,我們是本科,他們是大專。但你會發現,戰士報道員對部隊的熟悉程度遠超我們。他們寫的稿子,內容也更貼近部隊實際。我們一開始可能傾向于寫文學作品,而他們一開始就專注于寫部隊報道,十分厲害。這是因為他們對部隊的了解更為深入,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第二,他們的適應能力和韌性都非常強。戰士提干的干部,哪個不是在部隊摸爬滾打出來的?體能、技能以及心理素質,樣樣都過硬。否則,根本無法脫穎而出。相比之下,我們從高中畢業考軍校的還好一些,像直招軍官、特招入伍的大學生,還有以前的國防生,成為軍官后都有一個適應期,有些人甚至還不一定能適應部隊生活。但從來沒聽說過戰士提干的干部回到部隊會不適應,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
第三,他們對部隊的忠誠度極高,十分珍惜干部這個身份。戰士提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提干的戰士,很少有混日子的,都想著好好干一番事業。因為他們深知這個機會來之不易,戰士和干部之間的轉變,是他們努力打拼的結果。而我們通過高考考入軍校,分數達到要求就可以上學,畢業后順理成章成為軍官,和他們相比,對機會的珍惜程度有所不同。
第四,戰士提干的干部帶兵風格特別接地氣。他們深知士兵的想法和需求,比如有些戰士提干后擔任指導員或連長,把連隊管理得井井有條。我剛畢業被分到西藏的一個步兵連,我們連長就是戰士提干的。他的帶兵風格,就和《士兵突擊》里鋼七連連長的形象很相似。這說明電視劇對這類角色的刻畫是基于對部隊真實情況的研究。戰士提干的干部,尤其是擔任基層主官的,他們從戰士中來,又回到戰士中去,長期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同訓練,積累了豐富的帶兵經驗和藝術,與士兵之間沒有隔閡。而我們畢業后在機關待的時間較多,像我當排長才當了20多天,和基層實際情況脫節比較嚴重。
第五,戰士提干的干部發展后勁并不弱。很多人質疑他們沒有發展后勁,但事實并非如此。比如說大專生當兵入伍可以考軍校,本科畢業生當兵入伍只能提干不能考軍校。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很多從高中畢業考軍校的,剛出來時可能覺得自己很厲害,但和戰士提干的干部相比,真應該謙虛些。我們有時可能好高騖遠,而他們腳踏實地。最終,戰士提干的干部往往發展得不錯。
當然,現在戰士提干可能需要解決學歷問題,因為他們的第一學歷普遍相對較低。不過,他們在實戰、帶兵和管理方面積累的經驗,確實值得大家學習借鑒。目前,提干的通道依然存在,只要我們在部隊好好干,保持從士兵中來、到士兵中去的特質,這才是戰士提干最本質的體現。“兵王軍官”依然是對提干干部生動形象的比喻。
大家對戰士提干干部的這些特點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