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遙遠。
2025年,整個江西省的教師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
先從一個縣城說起。
萬年縣地處江西上饒,全縣常住人口約35.06萬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總數78279人,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工7184人。
師生比約1:11。
即,一個學校教職工可對應僅11名學生。
但凡上過學的都知道,一個班的人數多則四五十人少則三四十人,而按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比例則是1:19、1:13.5。
可見,
萬年縣的教師團隊明顯冗余。
不過,這可不是萬年縣教師團隊冗余的極限。
今后的幾年,萬年縣的學生數量將以年均4000人的速度遞減。
根據這個數據測算,
萬年縣,每年將有230名過剩的教師無書可交。
未來的日子里,萬年縣的教師團隊只會越來越冗余。
對此,萬年縣想出了兩個辦法。
一、停止教師招聘。
2025年,萬年縣將不會再繼續招收英語老師。
二、教師轉崗。
所謂教師轉崗就是教師更換工作崗位。
這些崗位好一些是轉至其它學科、其它學校,而差一些則是轉至教育系統外的崗位,如教輔或后勤等非教學崗位,甚至轉崗到社區……
用大白話來解釋,
原先你可能干的是澆灌祖國未來的花朵的活兒,現在你可能在圖書館整理圖書。
與崗位一同變化的,自然是到手的工資。
教師轉崗極有可能面臨工資的縮水,如若轉到后勤等非教學崗位工資可能降三成。
再看整個江西省。
江西省教師行業的關鍵詞只有兩個字。
減招!
2021年,江西教師編制招聘人數為13344人。
2022年,招聘11111人。
2023年,招聘7821人。
2024年,招聘3957人。
2025年,招聘2146人。
江西省的教師招聘不僅在逐年減少,更在逐漸加速減少。
2022年,減少16.7%;2023年,減少約30%;2024年,減少約50%;2025年,減少越45%。如果你把時間線拉長看,從2021年至2025年——
招聘人數從13344降至2146。
降幅達84%。
與此同時,江西很多學校都在撤并、停招。
2023年,整個江西省撤并了700余所學校。
2024年,江西鷹潭市余江區全區147所鄉村小規模學校近年已撤并140所。
同年,江西省教育廳發布了《省屬職業學校技工院校資源優化整合工作答記者問》,該文稱江西“省級原則上不再舉辦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學校從2024年起停止招生,現有在校生按照現行模式培養至畢業”。
以上,便是整個江西教師行業的現狀。
老一輩教師,保住編制,用力茍住。
新一輩教師,基本被擋在編制的大門外。
畢竟,一省一年僅放出兩千多個編制名額,與過去幾年上萬的名額相比,完全難以解渴。
留給師范生的時間,不多了。
關于江西教師大規模縮編的問題所在,許多人都認為是人口問題。
以萬年縣為例,
2008年-2024年,萬年縣出生人口從2008年的7934人下降到2024年的2478人。
大幅減少70%。
直接的影響便是生源減少:2020年,萬年中小學學生77470人,而2023年就下降為65784人。
短短3年時間,學生人數減少1萬多人。
反觀教師端,這幾年一直在增長。
2020年,萬年縣中小學專職教師4159人,2023年增加至5217人。
3年時間,專職教師人數上漲1000余人。
放眼整個江西,也是如此。
2024年末,江西全省常住人口4502.0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0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0.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65‰;死亡人口32.6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8‰。
由此,全江西生源也在減少。
以初中為例,2020年江西省初中在校生220.4萬人,2021年減少至216.4萬人,2022年減少至208.4萬人,2023年減少至208.1萬人。
3年,少了十余萬人。
但,
真的都是因為人口問題嗎?
看江西省會,南昌!
2024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667.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2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9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01‰;死亡人口3.65萬人,人口死亡率為5.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0‰。
以中考人數這個視角切入,
2020年,南昌中考人數約2.6萬人。2024年,則達到了3.35萬人。
南昌的人口在增長。
南昌的學生數量在增長。
但,
南昌的教師編依舊在縮減。
2024年-2025年,招聘人數從287將至186,降幅達35%。
其實,更關鍵的原因在于,
江西拮據,真養不起那么多教師。
以南昌為例,
南昌財政自給率超過50%,不到60%,在各大城市中排名地位(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的財政自給率均超過70%)。
也就是說,
南昌的收入大頭,除了靠賣地、靠負債,就是靠中央轉移支付。
再看整個江西省,
2024年,江西稅收收入1956.7億元,同比下降3.2%;非稅收入1109.9億元,同比增長6.9%。稅收收入在2024年江西省財政收入中的比重為63.8%。
江西省的財政收入質量很一般!
代表著企業生產、社會經濟活力的稅收收入在下降。
代表著賣地收入、罰沒收入的的非稅收收入在上升。
與此同時,非稅收收入的提高也一年比一年難。
以土地收入為例,
2023年,江西土地收入下降28%;2024年,江西土地出讓收入下降23.1%,連續四年下跌累計超五成。
相對應的,江西的罰沒收入就得大幅提高。2022年,南昌的罰沒收入同比漲了151%。
整個江西的財政,多年來都處于這么個狀態——
找錢!
還得瘋狂找錢!
省錢!
還得瘋狂省錢!
所以,
真不是老師太多了,沒書可教。
想要讓老師能有崗位教書的辦法很簡單,搞小班化教育即可!一個班就十幾二十個人,還怕老師用不過來嗎?
真正的問題:老師多了,養不起。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近些年來,編制教師在減少,編外教師卻在增加。
據統計,2024年江西編制外教師的占比高達68.6%。
江月好奇上DeepSeek查了下編制內外的教師待遇差距,綜合差距可達2-3倍。
即,一個編制內教師的工資待遇可涵蓋兩到三個編制外教師的支出。
這才是所謂的教師編制縮減,
一邊是縮編編制,減少支出;
另一邊則是維持住編外規模,保證足夠的教育資源。
何去何從的師范生?
2024年,江西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人數為6752人。按照40%的比例標準,其中大約將近有2700人為師范專業的畢業生。
2146與2700相比,還有500多人的缺口。
不過,教師編的競爭激烈程度自然還要更激烈。
因為應屆的師范生還要與往屆未入編的師范生競爭,更要和前些年尚未入編且積累了不少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競爭——
每年幾千個且越來越少的編制名額背后,是以“萬人”為單位計量的隊列在苦苦等待。
那么,這些師范生能去哪兒?
浙江省,
每年需要承擔約120萬外省戶籍隨遷子女的義務教育任務,如果按照每班40人的班額,編制教師的缺口達7.5萬。
2025年,浙江出臺新政:全省所有農民工隨遷子女 100% 安排入讀公辦學校。
為此,浙江將新建公辦中小學127 所,改擴建校區356 個,教師編制增加1.2 萬個。
深圳,
2024年,招聘教師14752名。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中旬,上海教師編制招聘已超2000個
江西率先縮編,本質上是人口問題,是財政收入問題,但最終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人才的流失,資源的流失。
其一,編外老師的流失。
對于留在家鄉看不入編希望的老師,他們可以去浙江等地區再碰碰運氣。
即便是同樣是編外,浙江江蘇等強省以及一線城市的編外福利待遇也會更好。
其二,師范生的流失。
面對競爭激烈的教師行業,與其在江西卷,不如去待遇更好的地區卷。
比如,深圳的部分學校,直接招聘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一經錄用,直接入編。對于優秀的師范生,這樣的崗位更有誘惑力。
或者,有的師范生直接去機構當教師,甚至跨行業找工作。
如此一來,前往江浙滬、粵港澳的概率就更大了。畢竟,那里才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才是江西大規模縮編背后反映的問題——
經濟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虹吸。
猶如一場殘酷卻沒有硝煙的戰爭。
起初是一個師范生,然后是師范生帶著伴侶、老家父母六個錢包,離開了故鄉,再然后,可能是舉家的遷徙,一個個家庭的外流……
對江西而言,
這就是把人才和資源拱手相讓的無力感——
本應該在故鄉綻放人生光芒的江西人,卻在為江浙滬粵港澳的發展添磚加瓦。
到底該怎么去形容這樣的無力感?
大概就是《動物世界》里的一場大遷徙。
隨著旱季的來臨,動物們成群地遷徙,前往鮮嫩的草原。原本被啃食過的土地徒留著荒涼與貧瘠,默默地等待著下一個雨季的到來。
那么,江西的下一個雨季還有多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