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取材網絡
五常國家還有造不出航母的?
都知道五常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的五個國家了,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軍事水平那都是第一梯隊,而就在隊列中,還真有一個至今無法造出現代化航母的國家也就是俄羅斯。
蘇聯和俄羅斯難舍難分,雖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衣缽,但就這樣說俄所有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是俄羅斯制造未免有些牽強,早在18年就有美媒稱俄羅斯根本造不出航母。
取材網絡
有想制造航母,但非常困難,近年俄羅斯新航母計劃屢次翻新,從常規動力到核動力,從4萬噸級到10萬噸級,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一艘蘇聯時期航母用到現在還沒有“退役”。
當然雖然航母難題俄目前仍未解決,但這所意味著的并非是俄軍事能力相對較低,反而其軍事還只能用“強大”二字形容,以至于連美都不敢招惹,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取材網絡
五常中的“唯一”?
所謂航母簡單講就是給戰機在海上提供一個平臺,以供戰機起飛降落,有了它那一個國家就能夠在遠離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來進行軍事作戰,看似簡單,實際建造難度則非常大。
不說技術難題,就資金投入來看就能“勸退”不少有想建航母的小國,航母建造需要一支涵蓋設計、工程、技術等多領域的專業團隊,材料、勞動費用、研發設計等前期投入都得要錢,只有少數國家能承擔起這個開銷。
取材網絡
反觀站著頂點的“五常”,中美英法俄,都有航母沒錯,但俄是例外,其他四國都是自己建造,而俄則是源于蘇聯,是1982年于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更為戲劇性的是,蘇聯的大型軍艦基本都是在烏克蘭所建造,俄羅斯本土并不具備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可以說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很難去建造大型戰艦,用六個字形容俄航母之路就是“實在是太難了”。
取材網絡
回看蘇聯時期,當時的軍方對航母的地位認知明顯不足,只重視發展導彈和核武器反而忽視了航母建設,在海軍方面長期以載機巡洋艦為目標,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才開始明白航母的定位。
看到這,有老鐵會說蘇聯搞的“基輔級”和“莫斯科級”航母(1123型),以事實而言,這兩個級別只能算做“準航母”,充其量是能帶著飛機跑,定位更像是導彈巡洋艦和航母的混合體。
取材網絡
而到了80年代末期,蘇聯終是確定了以庫茲涅佐夫級中型航母和烏里揚諾夫斯克級大型航母為代表的航母發展目標,若一切正常,蘇聯的航母大計將會發展的如火如荼,但結果怎樣大伙都明白。
只有個“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它是蘇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航母,也是俄羅斯的第一個航母和唯一一個的航母,靠著它俄勉強擠進了世界航母俱樂部,但這航母的如今的頹象卻人盡皆知。
取材網絡
17年2月份,庫茲涅佐夫號結束赴敘利亞遠航部署任務后到第35船廠進行維修升級,結果卻經歷了浮船塢沉沒、起重機倒塌、火災等多種事故,而俄也發現全國竟沒有一處適合大修航母的船塢。
生產設備老化、人才流失嚴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等等都是當時俄造船業所面臨的困難,但航母又有著“大國象征”之稱,讓庫茲涅佐夫號“退休”太不切實際,那樣俄就成了五常中唯一沒航母的國家,俄必然不接受。
取材網絡
因此為了能讓庫茲涅佐夫號再堅持一下,俄只能決定用干船塢進行后續修復,盡管相對來說工作會更繁瑣,但俄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該艦也在后續接受了非常徹底的修理,動力系統等等全都進行了更換。
有俄造船業人員曾告訴媒體表示稱,庫茲涅佐夫號在升級維修后會延長20年的使用壽命,說是在24年交付,但截止到現在仍未有回歸俄海軍的消息。
取材網絡
有網友認為,俄羅斯不是無法造是不想造,其實不然,在17年俄就宣布了要建造新航母的消息,以當時的消息來看,定的是25年也就是今年簽訂合同,2030年接收,但這俄烏戰場的情況,恐怕這期限無法如愿。
取材網絡
在用一個現實點的數據來說,以美“福特級”航母為例,其造價達到了129億美元,反觀俄擬定的25年國防開支不過1343億美元,航母需要整出一個編隊群以及后期維護等等,這都得要錢,俄經濟想支撐不太現實。
雖說如此,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俄對于航母的需求并不算“剛需”,他們的軍事對航母的依靠并不算大,有沒有航母實際上不影響俄在國際上的地位。
取材網絡
就算造不出美也不敢惹
以一己之力硬抗美西方國家數年制裁,這其實就已經體現了俄羅斯的強大,雖航母領域不盡人意,但蘇聯留給俄的其他軍事力量可是讓人聞風喪膽的。
擁有世界最大核武器庫,這就是俄羅斯強硬的根本,一度被媒體譽為是“美國唯一不敢惹的國家”,美前國務卿基辛格也有明確表示,俄羅斯是美國的最大威脅。
取材網絡
從公布的數據來看,美的核彈頭數量與俄擁有明顯差異,雖然部署狀態上,美俄分別有著1770枚和1710枚部署核彈頭,但在儲存數量,俄則擁有2670枚核彈頭遠超美的1938枚,整體數量要要勝過美。
這是什么概念,一旦美想和俄撕破臉皮,俄羅斯最差也能帶著美“同歸于盡”,這樣的核武器庫已經注定了美不敢輕易招惹俄羅斯,像在當下特朗普插手俄烏沖突,也是對烏施壓,與俄好好說話為主。
取材網絡
當然,核武只是一方面,俄羅斯的常規武器也不容小視,航母不出眾不代表整個海軍實力不出眾,近年俄在潛艇方向和常規導彈方向的發展著實驚人。
今年3月份,俄“彼爾姆”號核潛艇舉行了下水儀式,它屬于是俄四代多用途核潛艇,或成為俄首艘能夠搭配“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885M型航母,這倆搭配起來直接能化身“航母殺手”。
取材網絡
一艘“彼爾姆”能夠搭載十幾甚至更多枚“鋯石”,而“鋯石”導彈射程達1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能夠到9到10馬赫,這種海上作戰能力代表什么可想而知,因此對于俄,不僅僅從航母方面來做判斷。
取材網絡
參考信源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2018-05-14 09:19——【航母科普】航母是海洋強國科技實力的象征
參考消息2024-02-20 10:17——俄羅斯“獨苗”航母何時重新服役?
參考消息2024-01-09 10:06——美媒分析:為什么俄羅斯到現在都沒有核動力航母?
環球時報2011-08/0511:26——俄專家:造船業不給力 自造超級航母不可能
中國軍網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俄造新航母有多難
海外網2019-05-29 14:26——俄羅斯唯一航母:我還不想說再見
環球網2018-04-30 11:04——美媒稱俄羅斯根本造不出航母 應該請中國幫忙
中國質量萬里行2020-08-05 19:10——美國唯一不敢惹的國家 基辛格認為其對美最有威脅
國際在線2025-03-30 20:51:48 ——專家:俄核潛艇+鋯石導彈成航母殺手 強化海軍實力
環球時報2024-06-18 11:00北京——最新報告:2100枚核彈頭處于“高度戰備狀態”
觀察者網2023-08-15 18:53——“庫茲涅佐夫”號計劃明年重回俄海軍,升級后再用20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