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客在大理古城買西瓜,游客稱自己遭遇“鬼秤”,一個170克的蘋果手機稱出340克,被發現后與商家起了爭執,不料商家卻表示這樣“市斤秤”這是市井習俗,要求游客給商家道歉。
4月21日,來自四川的李先生開車一千多公里,慕名來到云南大理來旅游,在來到云南大理古城的時候,李先生看到有流動攤販在賣西瓜。
由于天氣炎熱,再加上開車開了這么久也渴了,于是李先生就來到攤位前想要買個西瓜解解渴,挑選后西瓜以后,商販拿出公斤秤給西瓜稱重。
這個西瓜被稱重后,收了李先生13塊錢,李先生付了錢以后才發現,這個秤雖然上面沒有放東西,但是秤上面卻顯示了重量,也就是說這個秤根本就沒有歸零,商家就將西瓜給放上去秤了。
為了證實商家沒有將秤給歸零,李先生將自己的蘋果手機放在了秤上面,結果一個重170克的蘋果手機就在秤上居然有0.34千克,也就是340克,足足重了一倍。
李先生質疑商家缺斤少兩,商家卻表示李先生是本地人不懂,云南很多商家用的都是市斤稱,這樣的解釋李先生顯然不會接受,自己的蘋果手機稱出來重量確實不對。
但礙于是地方問題,李先生又去了隔壁特產店進行復稱,將自己的蘋果手機放在特產店的秤上,結果秤上的手機重量就是0.17千克,也就是170克,就連特產店的店員都讓李先生再去找西瓜攤的老板。
于是李先生再次來到了西瓜攤,堅稱老板絕對是動了秤桿的“鬼秤”,趁機敲詐外地人,而老板這邊則是堅稱自己的秤絕對沒有問題,一切都是李先生的誣陷。
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很快就發生了爭執,老板要求李先生道歉,最后由路過的圍觀群眾進行勸說后,李先生最終選擇離開了現場。
遭遇到這樣的不愉快行為,李先生將視頻發布到了網上,沒想到網友們的評論卻并非一邊倒的狀態,云南網友普遍更加支持商家。
有網友表示,全國度量衡統一的標準就是,一公斤等于兩市斤,一公斤等于一千克,一市斤等于500克,170克的手機稱出340個就是秤有問題。
市斤秤這個可能就是當地傳統習俗,但是我們都學過算數,在學習的時候0.34千克就是等于340克,那么所謂的市斤秤到底是什么呢?
一個ip是云南的網友表示,博主必須要給商家道歉,云南除了昆明以外都是市斤,手機是170克,市斤秤340是正常的。
云南網友表示,不管去哪里旅游,都應該了解當地的行情,到底是公斤還是市斤,能接受了以后再買。
按照很多云南網友的算法,市斤就是500克,也就是說博主的手機正常克數是170克,按照市斤來說就是340克,至于博主去隔壁特產店稱重的可能是公斤秤。
隨著輿論愈演愈烈,4月21日,有云南的自媒體博主發布視頻,抨擊李先生質疑市斤稱的行為,攻擊李先生是“憨鴕鳥”。
這自然是讓李先生非常的不滿,李先生表示,根據我國計量單法規定,市斤稱已經被明令禁止了,現在都是用的統一標準稱,云南作為旅游城市,不應該被迫讓游客入鄉隨俗。
截至到目前為止,李先生已經撥打了12345進行投訴,4月22日下午,有記者詢問當地文旅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也表示,在云南大理確實存在了市斤秤和公斤秤混用的情況。
而李先生表示,商家也選擇了報警處理。
后續,李先生也指出導致誤會最大的原因,除了當地使用市斤和外地不一樣以外,商家所用的秤也讓人誤會。
因為商家用來秤西瓜的秤本來就是公斤秤,但是公斤秤卻調成了市斤秤,這就導致誤會的進一步加深,并且李先生也表示,商家這樣的行為也是違法的。
目前李先生也表示,不會進一步維權了,希望這件事能夠讓當地重視,推動計量衡的規范,畢竟云南是旅游大城,想要吸引全國游客的話使用全國統一的計量標準還是很有必要的。
對此你怎么看呢?你能接受入鄉隨俗使用市斤秤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信息來源:抖音原視頻:@航拍高校·1周前對不起云南某商家,不應該去你那里買西瓜,更不應該拿手機放在你的秤上去稱重,都是我的錯,最后感謝路人的幫助,從成都開了1000公里來云南旅游,結果是這樣的體驗
信息來源:大風新聞2025-04-23 08:02:游客在大理古城買瓜起爭執:170克的蘋果手機稱出340克
信息來源:2025-04-22 20:39·極目新聞:游客大理古城買瓜起爭執:170克蘋果手機稱重“0.34千克”,是“短斤少兩”還是“市斤習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