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星科技”)召開了一場特殊會議,向200多家投資機構,詳細解讀了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和破局方法等。“我們的反應,是第二天就開始漲價”,管理層的這句發言被外界視為巨星科技的“硬氣回應”。要知道,在這家主營錘子、扳手、釘槍等五金工具的杭州制造業企業的公司營收中,外貿占比超95%,美國市場占公司營收超60%。
在4月15日開幕的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上,記者與巨星科技高級副總裁李鋒連續三天見了三次面。每次見面,李鋒的開場白幾乎都是同樣的話,“今天忙到中飯都沒吃”。廣交會期間,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不斷升級,李鋒成了客戶、供應商的重點關注對象。
李鋒手持公司的產品
李鋒是一名“老外貿”,1999年,巨星科技成立僅6年時,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到公司實習,并工作至今。回首過去,他經歷過中國加入WTO后的外貿黃金發展期,也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疫情等艱難時刻,眼下美國的關稅大棒被他視為“前所未有的困難”。
為何現在選擇漲價?“高喊‘漲價’,其實是向客戶傳遞一個信號,我們不可能為了這個關稅而去降價。”李鋒解釋,根據公司計劃,對于占公司營收約44%的自有品牌業務,未來將通過漲價方式來消化。而在占比55%的代工業務中,關稅由客戶承擔。
巨星科技硬氣、勇氣背后的底氣,或還可從李鋒最近的行程中看出些端倪。廣交會前夕,他在深圳與美國一家大型商超負責人當面溝通關稅應對問題。在廣交會后,他即刻啟程前往越南、泰國,推進公司在越南的生產基地三期工廠建設,確保5月底正式投產。
“大家就是要直面狂風暴雨,不要去躲,要迎難而上,也要堅韌不拔地前行。”李鋒說,“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站好自己的崗位,確保我們的企業正常運轉。”
4月22日上午,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在杭州調研外貿工作,走訪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聽取企業外貿和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誰來買單
“你看到沒有?今天美國把中國貨物關稅最高提高到了245%。”廣交會開幕后第二天,李鋒剛剛坐下就激動地說道。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當時李鋒就在美國出差。“一看,大家都‘瘋掉了’。”李鋒說,他和美國的那些大型商超客戶溝通后,這些客戶紛紛出主意,“這樣就只能提高售價了”。這與管理層的“漲價”想法一致。
此前,李鋒和客戶討論過關稅的種種可能性,一些客戶詢問,如果美國加25%的關稅,大家能不能共同渡過難關?公司管理層此前曾討論過應對預案,“可以讓出幾個點的利潤”。
但如今的關稅數字,已顛覆了正常的貿易邏輯。因此對于此次“漲價”,美國客戶非常理解,沒人再提“讓幾個點的利”的方案,而是表達了對關稅政策的不理解,“他們都說,這太不理性”。
李鋒判斷,如果驟增的關稅持續,美國dollar store(一元店)的產品價格將失去競爭力,可能會大批倒閉,大型商超等將通過集體漲價,以確保獲取足夠的利潤,“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將100%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應對關稅上調,李鋒有經驗。2019年,美國將部分中國產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當時,巨星科技曾成功化解關稅沖擊,應對方式正是漲價,即與美國客戶共同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以此提高產品售價,抵消關稅影響。“公司營收甚至創出歷史新高。”李鋒表示,如今回頭看2018年、2019年財報,很難感受到關稅的影響。
面對此次加征關稅,“半年到一年的短期內,肯定很艱難,但是長期我還是比較樂觀的。”李鋒列出面對美國客戶,現在要做的三件事:一是把貨物按時交給客戶,雖然有些發貨暫停,但有些貨物仍需轉運到關稅影響較小的第三國;二是把產品產能轉到海外,降低關稅對后續生產的影響;三是為確保客戶能維持一定利潤率,上調售價已是必然,為此就需考慮如何加大合作開發力度,創新產品賣點,重塑產品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巨星科技在美國本土雖擁有3個生產基地,但此次,巨星科技與美國客戶均未提出擴大美國本土產能。原因很簡單,美國過于依賴進口零部件,關稅疊加通貨膨脹因素,將導致其本土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國老百姓將更買不起‘美國制造’”。
長期來看,在后續生產中,海外產能將扮演重要角色。早在2018年,巨星科技便察覺到國際形勢變化,開始布局東南亞,建設了越南、柬埔寨、泰國三大制造基地,以降低經營風險。如今,5月底投產的越南基地三期工廠被寄予厚望。
一位國外采購商在巨星科技展臺前體驗產品
“5月底投產的意義,是什么?”李鋒自問自答道,公司30%的產值來自以圣誕節為代表的第四季度,5月底三期廠房投產,剛好能滿足6—9月圣誕節產品備貨最忙碌的一段時間,甚至第四季度所有訂單都可在越南工廠完成生產。圣誕節、感恩節、父親節等節日,都是巨星科技生產的工具禮盒的消費旺季。此前,巨星科技曾為情人節開發了一款粉色電鉆套組工具,銷售火爆,引爆海外社交媒體。
據透露,以前越南工廠僅占公司產能的20%,到今年底有望達到60%。一位美國商超巨頭負責人跟李鋒前后確認了5遍這一數字變化,并直呼“不可思議”。
你中有我
廣交會上,記者繞著打通了12個攤位而組成的巨星科技展臺轉了一圈,發現無論是偌大的展臺四周的廣告標識,還是產品墻上的產品包裝、說明,乃至洽談桌上的品牌折頁,沒有一處中文。同時,展會現場還有兩位外國業務員,參與客戶的接待、洽談等工作。
“在廣交會也好,在國外也好,沒有人會覺得我們是中國公司,而是跨國集團。”李鋒介紹,此次參加廣交會的,除了公司自創工具品牌WORKPRO外,還有一眾近年來公司收購的海外工具品牌,包括美國手工具頭部品牌SK、美國戶外品牌SwissTech、北美干濕吸塵器品牌Shop-Vac等。
李鋒向國外采購商介紹產品
中國與美國,企業與品牌之間,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鋒分享了一個故事:一位美國網友曾在社交平臺上稱,自己家現在唯一擁有的“美國制造”商品,就是美國品牌ARROW的釘槍。在李鋒看來,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這個釘槍確實是在美國生產,但是ARROW品牌早在2017年便被巨星科技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記者在ARROW展臺注意到,這里除了自身當家產品釘槍外,還有扳手等新的產品線,比如關節扳手、轉向扳手等。數據顯示,在巨星科技收購前,該品牌連續5年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僅為1.2%,而巨星科技加入后,其從市場、采購、研發、營銷在內的全流程對品牌進行優化,三年后該品牌營收同比增長已達12.3%。
除了自有品牌“深度融入”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公司代工業務同樣早已與客戶深度綁定。目前,巨星科技已成為美國、歐洲多家大型商超最大的工具供應商之一。
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巨星科技與美國客戶定下君子協定。對于大多數客戶會選擇的FOB方式,即由客戶支付運費、關稅的方式,為支持客戶,“保持我們產品的原價不變”;若是客戶選擇本土服務的方式,即由賣方負責支付運費和關稅,公司承諾關稅回落后即返還差價,“我們不想多賺這個錢。”李鋒說。
全球布局
最近,一些歐洲、南美的客戶問李鋒,“需要什么幫助?”“有什么庫存可以賣給我們?我們來幫忙消化掉。”聽到這些暖心的詢問,李鋒很感動,這說明公司產品廣受客戶認可,正是基于此,公司與客戶之間才能守望相助。
回頭來看,巨星科技此前實施的“走出去”戰略并沒有錯。早在2010年,巨星科技就通過國際并購,實現借船出海,布局全球。
目前在生產端,巨星科技已實現全球化布局——其擁有21個生產基地,其中10個在國內,11個在美國、歐洲及東南亞。在銷售端,去年巨星科技的利潤為2019年的2倍多,已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工具企業。但其中也存在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目前歐美市場是其最重要市場,兩者合計占比約九成,尤其是美國市場占比偏高。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必須拓展和布局全球多元化市場。
在廣交會上,巨星科技業務員與采購商洽談
“歐洲、南美等區域的銷售負責人都參加了本屆廣交會,但美國市場的銷售負責人沒有來。”李鋒透露,公司管理層有共識,到本屆廣交會的美國客戶會大幅減少,大家都在觀望政策變動。
長遠來看,公司正考慮抓緊開發更加多元化的市場,加強與歐洲、“一帶一路”國家、南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李鋒希望,“以此把美國市場慢慢稀釋掉”。
李鋒手持公司旗下品牌手電筒
廣交會上,巨星科技旗下的SwissTech品牌迎來新的品牌代理商——印尼最大的家居裝修商超品牌,旗下有數百家門店,其將助力巨星科技開拓印尼市場。李鋒透露,雙方從去年廣交會開始洽談,前后約一年時間,在本屆廣交會上正式簽約。此外,韓國、越南、土耳其的客商紛紛在與公司洽談該品牌的包銷事宜。
早在2018年,公司便在越南海防購置土地并接連投產兩期工廠,這一布局讓巨星科技從容應對2019年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去年,巨星科技管理層原本尚在猶豫是否進一步加碼泰國,隨著去年7月拜登宣布退選,公司立即行動,在當地新購置了土地、工廠;到了11月,特朗普宣布勝選,巨星科技管理層下定決心——盡快推動越南基地三期工廠建成投產,李鋒回憶,“我們快馬加鞭,春節不停工,將工程進度提前了三個月”。
布局全球市場,日益完善的產業鏈支撐,讓巨星科技底氣更足。現在,公司已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核心供應商達成共識:帶動供應鏈出海,幫助他們快速解決資金、政策等壁壘,甚至幫助他們在當地招聘工人。“我們的廠房如果有空余的地方,可以供他們在廠里生產,我們出錢出設備,他們出人出技術,可以直接就近配套,實現抱團取暖。”李鋒透露,這是雙方樂見的合作模式,于公司而言,可以降低一些海外生產的“硬碰硬”成本,于供應鏈企業而言,因為如果自己在海外建廠,單是審批環節最少就需6個月。
布局全球市場,巨星科技已初步掌握不同市場的用戶畫像,同時也正不斷加強品牌建設。美國市場之外,歐洲消費者較為注重品質,以中高端產品為主,且使用的工具較小。日韓地區,則對小巧精致的工具更為偏愛。在新興市場方面,東南亞以及南美等市場,講求性價比,產品偏中低端,對于材質、設計要求不高,更加注重功能實用性。
早在2015年,巨星科技便創立了專業工具品牌WORKPRO。“我們當時意識到代工占比太大,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在李鋒看來,企業的長期發展,必然要做自有品牌,“就像騎自行車要自己抓住車把一樣”。目前,巨星科技的自有品牌業務的營收與代工業務僅相差約10個百分點。
“一定要擁抱變化,狂風暴雨之后,肯定會有彩虹。”李鋒說,對于未來開拓全球市場,他依然信心滿滿。
原標題:《漲價!浙江省委書記調研的這家企業,為何“硬剛”美國關稅?》
欄目主編:陳抒怡 文字編輯:陳抒怡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任俊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