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敵人一天天爛下去,讓自己一天天好起來,這不僅是當下中美博弈的真實寫照,更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堅定方向。最近,狂妄的特朗普犯下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所提出的 “對等關稅”,表面上打著 “公平貿易” 的旗號,試圖通過所謂的 “關稅稅率絕對對等” 來實現美國貿易平衡。然而,這一政策從一開始就暴露出諸多致命缺陷。
從理論邏輯看,特朗普團隊的 “對等關稅計算公式” 有嚴重統計學缺陷。這個公式原本是 (出口額 - 進口額)/(進口需求彈性關稅轉嫁率進口額) ,可實際操作的時候,他們卻簡單粗暴地把貿易逆差等同于關稅稅率。就拿印尼來說,印尼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占比是 64%,結果被換算成 32% 的懲罰性關稅,然而印尼對美國實際平均關稅只有 7.3% 。美國還把中國 13% 的增值稅一股腦算進 “隱性關稅” 里面,卻對本國銷售稅給進口商品帶來的影響只字不提,這明顯是雙重標準。
從執行層面而言,該政策違背了經濟規律,邏輯混亂不堪。美國長期存在服務業虛化與產業空心化的結構性矛盾,制造業占 GDP 比重已從 1950 年的 28% 降至 10%,83% 的傳統制造業崗位被自動化技術取代。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試圖用關稅手段倒逼制造業回流,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美國 “對等關稅” 還濫用概念,混淆數字服務稅與關稅,以單邊貿易制裁取代多邊合作。此前,特朗普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重啟對數字服務稅的相關調查,意圖對征收數字服務稅的國家征收報復性關稅。從客觀實踐來看,數字服務稅屬國內稅,美國此舉混淆視聽,不僅增加跨國數字企業合規成本,也阻了礙全球數字經濟創新與發展。
在國際秩序方面,美國的 “對等關稅” 政策以 “對等” 之名,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系。WTO 總干事伊維拉指出,美國單方面對 60 國加征關稅,違反《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最惠國待遇原則。美國還將 “國家安全例外條款” 濫用至農產品等領域,引發連鎖反應,如大豆期貨價格下跌,部分主產區壓榨廠停產,加速全球貿易規則瓦解 。
反觀中國,面對特朗普的 “對等關稅” 挑釁,展現出了強大的戰略定力與智慧。中方對美加征關稅精準鎖定農業與能源領域,導致愛荷華州大豆庫存積壓,美國能源企業削減頁巖油投資。同時,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量激增,多個國家建立本幣結算應急機制,沖擊美元國際儲備地位。中國的反擊既維護自身利益,又避免落入 “關稅競賽”的陷阱。
如果說特朗普的 “對等關稅” 計劃是一記胡亂揮出的重拳,那么中國的應對則像是一套精準且連貫的連招。從精準打擊美國農業與能源領域,到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發展以及促使多國建立本幣結算應急機制,每一招都切中美國要害,逐步瓦解其不合理政策帶來的影響。倘若我們不能利用特朗普犯下的這個致命錯誤,用一套連招連死他,或者連掉他半條命,那無疑是對這樣絕佳機會的浪費。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將在這場博弈中取得最終的勝利,而美國的錯誤政策,必將讓其自食惡果,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