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本輪的中美貿易戰,大多數人都存在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這就是一場由特朗普所發起的具有極其濃郁單邊主義色彩的貿易霸凌,所以,在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的第一時間,中國就啟動了一系列的對等反制措施,態度之強硬前所未有。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的關稅戰對于美國的負面效應,逐漸浮出水面,特別是生活物資價格的飆升,更是攪得美國民眾苦不堪言。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卻又有美國媒體跳出來給特朗普政府加油打氣,宣稱美國若是輸了,這場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那么接下來臺海地區將變得十分危險,這難道又是在炒作所謂的威脅論調嗎?如果美國真的戰敗了,又到底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美國打輸貿易戰武統概率激增?
中時電子報在4月22日轉載了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則報道,在內容當中就明確指出,如果特朗普輸掉了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那么美國的國際地位就會出現直線下滑,間接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間接導致啟動武統的概率上升。
這個概率大大超過了之前預估的40%,來到了8成。
不得不說,美國媒體的這一套未戰先言敗的措辭,可以說是直戳特朗普的心窩子。
而在具體的實施上,美國媒體聲稱,與中國打貿易戰,美國存在巨大的優勢,美國可以與歐洲,北美,東亞的這幾個盟友進行合作,要求他們同時切斷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這能直接對中國造成巨大的損害,讓美國看到勝利的希望。
但這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決定中美雙方究竟哪一方取勝的,還要看民眾究竟能不能“扛”,美國民眾固然支持特朗普對抗中國,但卻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扛住因為反華所帶來的物價飛漲和供應緊縮的代價,如果他們扛不住,那么特朗普就只能在關稅問題上松口。
同時這也帶來了新的思考,西方媒體普遍認為,中國之所以不啟動武統,很大程度上是礙于經濟制裁,可如果中國能承受住這樣猛烈的經濟攻擊,那么采取“激進手段”的概率就會大幅上升,會“提高戰爭爆發的可能”。
美國媒體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單純從表述上來看,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威脅論的一種變體,強行給中國安上了一個所謂的“軟肋”,認為西方國家可以通過這個軟肋來對中國進行威懾,但在實際上,這一軟肋卻并不存在。
美國媒體的報道明面上看著是分析,特朗普關稅戰的利弊,實際上的深層含義,是希望美國的民眾們能夠理解特朗普總統的“苦心”,就算物價飛漲了,超市沒辦法進貨了也要“咬緊牙關”,等到特朗普“戰勝中國”那一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同時,美國媒體甚至還極其無恥的拿出了戰爭作為威脅,盡管他們所探討的是武統,但在美國民眾的眼中卻必然是中美大戰,相當于告訴民眾:如果不想陷入戰爭,那就忍一忍現在的高物價,這一流氓邏輯的無恥程度超出了所有正常人能接受的范疇。
而且從更高的層面上來說,中國何時、用何方式來解決統一問題,從來都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美國媒體根本就沒有立場來對這件事說三道四,更不用提拿武統來要挾美國群眾,忍一忍現在的糟糕生活環境,自以為聰明的美國媒體和特朗普,想要通過這種宣傳戰來贏得美國國內的政治仗,必然會遭民意的強烈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