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贛江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曾一度銷聲匿跡的江豚如今頻繁的成群出沒,各類野生魚的種群數量也有了明顯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在贛江釣魚的魚獲也變得多了起來。比如在2024年5月,江西南昌的釣友梁先生在網上曬出了自己贛江爆釣鰱鳙的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據梁先生說,那天他從早上釣到了下午,魚情好得出乎自己的意料,總共釣了幾十斤的魚,其中釣得最多的是鰱鳙,都是好幾斤一條的。鰱鳙作為典型的浮游性魚類,它具有生長周期短、繁殖能力強的特點。只要環境條件合適,鰱鳙的種群數量就會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一天釣幾十斤的鰱鳙是很正常的。
現在的贛江不僅是鰱鳙的數量迎來大爆發,像草魚、鳊魚等多種魚類的種群數量也在大幅增加。以贛江揚子洲段為例,當地釣友頻頻曬出成群草魚瘋狂咬鉤的場面,甚至出現半天內釣獲一二十條草魚的情況,其中不乏五六斤的草魚。有釣友表示這樣的魚情在過去幾年幾乎難以想象,如今卻已成為現實。當這些贛江爆釣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后,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釣友們是紛紛點贊的,稱這是可遇不可求的爆護時刻,甚至還有釣友也準備前往贛江釣魚,體驗一把爆護的感覺。
另外,有網友對釣友們的爆釣行為表達了擔憂,他們說這樣釣魚算不算是過度索取?畢竟魚類資源并非是取之不盡的,一次釣幾十斤的魚早就已經超出了休閑垂釣的范圍。還有網友吐槽說一次性釣幾十斤的魚,簡直比電魚、藥魚還惡劣,贛江的生態遲早要被釣魚人給破壞了,必須要對贛江實施禁釣制度。那么這些釣友們的魚獲真的算過度索取嗎?有必要在贛江實施禁釣制度嗎?
如果只是因為部分釣友爆護就全面禁止釣魚那未免有些夸張了。首先,爆護的只是少數釣友,不能代表大多數釣友都是爆護的。另外,釣魚目前是一項深受民眾喜愛的休閑活動,我國的釣友人數沒有上億也有幾千萬了,相關產業的年產值達數百億元,在此情況下去禁釣的話完全是不現實的。
隨著長江禁漁政策的實施,自然水域的魚類資源正逐步恢復。在此背景下,如果在垂釣中使用了效率更高釣具,那魚獲量就會達到很驚人的程度。以鱖魚為例,在鱖魚密集的水域中,路亞高手一天就能釣幾十條。
可是大部分鱖魚生長速度慢、繁殖效率低,特別是石斑鱖,如果一次性釣走太多的話,肯定會對它們的種群發展造成災難性的破壞。當釣友動不動就釣到幾十斤魚甚至是上百斤魚的時候,這樣的魚獲已經和小型的商業捕撈沒什么區別了,對魚類資源造成的破壞是不能小看的。
對于這種情況,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對魚獲的數量實施限制,比如規定每人每日最高可帶走的魚獲量,并嚴格禁止帶走幼魚。另外,在魚類繁殖季節設立禁釣期,在特定區域劃分禁釣區,減少人為干擾。最后要加強執法監管,杜絕錨魚、射魚等非法行為,同時通過宣傳教育,提高釣友的生態保護意識,倡導留大放小的文明垂釣。
總的來說,贛江的生態恢復來之不易。我們既要享受垂釣的樂趣,也要承擔保護魚類資源的責任。只有通過科學管理和大家的自覺,才能讓贛江的魚類資源長久繁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