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74師號稱“御林軍”
1946年,國民黨軍進行了大規模整軍,將抗戰后期美國援助和日寇投降后上繳的美械、日械武器裝備各部隊,并按照美軍編制重新整編,抗戰時期戰功赫赫、兩度獲得軍中最高榮譽“飛虎旗”的第74軍,也被改為整編74師,下轄第51、57、58旅,共32000余人,清一色美械裝備,由師長張靈甫負責指揮。
74師遺留的大批火炮
74師系重裝美械師
6月份全面內戰爆發后,張靈甫率領整編74師一路北上,先后攻占蘇皖解放區首府淮陰等地,逼迫解放軍華中野戰軍放棄兩淮,北撤山東。12月,經過連續兩輪苦戰,整編74師攻克漣水重鎮,逼近魯南山區。本來,張靈甫堅決不同意進入山區作戰,他是抗戰初期就加入第74軍作戰的老行伍,對這支部隊的優缺點非常熟悉。
該師按照美軍甲種軍配置,軍部下轄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營、工兵營、通信營、獸力輸送營、人力輸送團、特務連、搜索排、獸醫隊、野戰醫院等,所屬3個師也都配備山炮營、工兵營、輸送營、搜索連、特務連、通信連、衛生隊等,加上各級機炮部隊,全軍裝備大小火炮、火箭筒及各類車輛等上千部,在兩淮平原可以任意馳騁,但在崎嶇地形就寸步難行。
遭合圍后接到就地固守命令
因此,張靈甫對朋友抱怨:“我是重裝備部隊,如在平原作戰,炮火能發揮威力,陳毅二三十萬人都來打我,我也能應付;現在迫我進入山區作戰,等于牽大水牛上石頭山。有人跟我過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給他們看吧!”后來,張靈甫果然一語成讖,在1947年5月重點進攻山東期間,他遭到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主力合圍。
本來,張靈甫憑借自己的優勢火力,還有希望突出重圍;但頂頭上司、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卻令其就地固守,吸引華東野戰軍主力,以便合圍殲滅。張靈甫被迫率部登上孟良崮主峰,這是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之一,山勢異常險峻,張靈甫不得不放棄了所有車輛和重炮,率領部隊登山構筑工事。
孟良崮
3萬精銳困守絕地遭圍殲
但這是一座光禿禿的石頭山,根本無法挖掘戰壕;山上沒有樹木遮蔭,3萬余人在烈日暴曬下作戰;更要命的是山上還沒有1滴水,官兵們饑渴難耐,配備的水冷式馬克沁機槍發射后無法冷卻,影響了連續作戰能力。激戰僅3天,張靈甫就被逼入絕境,甚至寫下遺書:“彈盡糧絕,水糧俱無。決戰至最后,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
盡管蔣介石親自下場,要求孟良崮外圍的20余萬國民黨軍拼死增援,但張靈甫平時為人狂妄,其部下也有樣學樣,不僅欺凌地方雜牌軍,就連其他中央軍部隊也毫不客氣,加上國民黨軍保存實力的老傳統,根本沒有多少部隊愿意下死力作戰,直至最后全軍覆滅,張靈甫斃命當場,距離最近的黃百韜第25師還在一山之隔以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