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陳子苗)四月的秦巴山脈籠罩在乳白色晨霧中,一輛印著紅十字標志的白色醫療車碾過蜿蜒山路。4月21日清晨,旬陽市構元鎮衛生院黨支部11名黨員組成的醫療先鋒隊,在支部書記、院長樊公彬帶領下,開啟了為期10天的“健康守護鄉村行”活動。首站抵達開花村時,山間的連翹花正綻出點點金黃。
“院長帶專家來給咱們瞧病啦!”消息隨著村頭大喇叭傳遍山坳。七時許,開花村衛生室前已聚集了五十余位老人,最年長的李奶奶拄著竹杖走了兩里山路。黨員曹顯斌麻利地支起折疊桌椅,便攜式診療設備十分鐘內完成調試,藍白相間的臨時診區在晨霧中格外醒目。
這支流動醫療隊創新采用“移動診室+精準服務”模式,為老年群體提供血壓、血糖監測、心電圖、B超等9項基礎檢查。“您這個降壓藥要固定在早飯前服用,我幫您把用藥時間寫在盒蓋上。”慢病管理區里,公衛中心主任劉子偉正用紅筆標注藥盒。他的登記簿上,不同顏色的便簽條分類標記著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信息。
“以前去鎮衛生院要翻兩道梁,現在專家帶著設備到村口。”72歲的李定坤老人做完檢查后,捧著新調整的用藥方案感慨道。他的健康檔案詳細記錄著:“血壓162/98mmHg,調整纈沙坦劑量至80mg,建議每周隨訪監測。”這樣的檔案將隨醫療車在各村流轉,形成動態健康數據庫。
健康宣教區傳來陣陣笑聲,健教科科長劉治娟舉著特制鹽勺講解:“每頓飯鹽量不超過這個勺,多出來的都是給血管‘添堵’。”村民趙大娘邊記筆記邊嘀咕:“我說老頭子總嫌菜淡,人家醫生就不讓多放鹽。”現場發放的《慢性病管理手冊》里,就診流程圖旁特意加粗了衛生院的24小時咨詢電話。
暮色漫上山脊時,醫療隊員開始清點設備。首日服務數據顯示:完成體檢156人次,新建專項健康檔案139份,為43名慢病患者優化治療方案。幾位老人執意送來新炒的春茶:“帶上明天路上喝,山道彎彎要提神哩!”車輪碾過碎石路,驚起竹林間的斑鳩,車頭飄揚的黨旗在山風中劃出流動的紅線。
據悉,此次巡回醫療將覆蓋全鎮7個村社,總行程將達三百余公里。樊公彬院長介紹,針對篩查出的高危病例,已啟動“市-鎮-村”三級家庭醫生隨訪機制,通過定期上門回訪和遠程指導,讓健康服務從“十日暖”延續為“四季暖”。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