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4月1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全國畜牧總站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共同發布了《2024年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全國畜牧總站,對來自全國21個糧改飼項目實施省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北大荒農墾集團的1312份全株玉米青貯質量進行綜合評價,依據結合化學(全株玉米青貯質量綜合評分,CSQS)和感官指標進行質量分級,客觀評價我國玉米青貯飼料質量安全現狀,指出現階段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就生產全流程關鍵環節提出具體技術措施形成《報告》。
《報告》顯示,我國糧改飼區域全株玉米青貯質量穩步提升,2024年,玉米青貯質量84.2%達到三級及以上水平,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58.7達二級及以上水平,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CSQS平均值為65.8,與2023年持平;DM、CP和乳酸含量顯著提高,同比分別提高了1.7%、2.3%和8.4%;赭曲霉毒素A、T-2毒素、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伏馬毒素(B1+B2)等霉菌毒素檢出值均低于國家標準限量值,但玉米赤霉烯酮同比提高了10.5個百分點。此外,報告顯示,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存在區域性和物種間的差異,主要表現為黃淮海地區質量最高CSQS達70.3分,依次是西北地區(CSQS為65.5分)、東北地區(CSQS為60.9分)、西南地區(CSQS為54.9分)和華南地區(CSQS為58.1分),奶牛養殖企業(CSQS為70.5分)高于肉牛(CSQS為62.6分)和肉羊養殖企業(CSQS為61.2分)。
2018年以來,在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的指導下,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全國畜牧總站實施“糧改飼優質青貯行動計劃”,連續7年發布《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安全報告》,創立青貯飼料質量科學評價技術體系,創建“優中選優”青貯評鑒公益平臺,創新“以賽促推”推廣新模式,示范推廣優質青貯飼料應用提效的案例,為全面提升我國青貯飼料品質提供了實踐借鑒,對糧改飼政策的全面落實和草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得到了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為飼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圖1 2018-2024年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指數對比
圖2 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指數(CSQS)分布
圖3 不同規模奶牛場全株玉米青貯質量情況
圖4 不同畜種全株玉米青貯質量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