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應中方邀請,肯尼亞總統威廉·魯托開啟了為期五天的訪華行程。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4月22日報道形容,在肯尼亞因美國關稅和援助中斷而權衡自身選擇之際,魯托改變了最初親西方的立場,他的訪華之行標志著肯尼亞作出戰略轉變,對中國而言也是一次象征性勝利。
報道稱,近些年西方對肯尼亞的支持逐漸減弱,而中方正尋求建立一個全球南方國家聯盟以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在這次為期五天的訪問中,魯托預計將為兩個關鍵的基礎設施項目尋求資金支持,一個是將標準軌鐵路延伸至與烏干達接壤的馬拉巴,這對區域貿易至關重要;另一個是連接裂谷地區到肯尼亞西部的大型公路項目。
自2022年9月上任以來,魯托曾兩次因多邊活動訪華,第一次是參加2023年10月的“一帶一路”論壇,第二次是去年9月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國事訪問標志著魯托背離了其最初的親西方立場,也與他在總統競選期間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分析人士說,雖然魯托政府上臺后不失時機地加強了與美國和歐洲的接觸,但在爭取資金方面明顯失敗,再加上美國關稅戰帶來的挑戰,這些都是近期肯尼亞向中國示好的原因。
肯尼亞總統魯托 IC photo
值得注意的是,屢屢炒作對華競爭的西方國家,也把肯尼亞視作擴大在非洲影響力的“橋頭堡”。
2023年底,歐盟與肯尼亞簽署了一項“歷史性”貿易協議,增加兩個市場之間的商品流動。法新社稱,這是歐盟加強與中國競爭的重大舉措。
去年5月,魯托還成為15年來首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受到美國高規格接待。次月,美國正式將肯尼亞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如今非洲已成為中美這兩大經濟體爭奪影響力的中心試驗場,美方安排此訪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對抗中國在非洲不斷擴大的影響。
但如今,肯尼亞正在發生戰略轉變。
位于內羅畢的國際關系研究員阿德赫爾?卡文斯表示,由于傳統盟友美國施加貿易關稅并撤回援助,魯托正在尋求新的市場、項目融資和投資者。
他說,目前在這三個方面,中國對肯尼亞來說似乎是最佳選擇,而對中國方面來說,魯托的訪問是一場“象征性”的勝利。
卡文斯說,鑒于肯尼亞,尤其是在魯托領導下,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與美國結盟,“在中美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情況下,接待魯托對中國來說是一場象征性勝利”。
“在中國考慮擺脫與華盛頓日益加劇的貿易敵意之際,內羅畢不僅是一個選擇,也是通向非洲其他地區的重要門戶。”
全球研究組織“第二次冷戰觀察站”成員扎瓊茨稱,隨著特朗普升級美中貿易摩擦,中國非常希望擴大與其他地區的經濟聯系。“肯尼亞對中國在地理戰略上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通往東非地區及其市場的門戶。”
他說:“原計劃的美肯自由貿易協定(2020年特朗普首屆任期內啟動)能否及時達成尚不確定。中國現在將自己定位為全球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并將進一步向肯尼亞產品開放市場。”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魯托將于4月22日至2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了此訪有關安排。
林劍說,中國和肯尼亞友誼起源于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新時代,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持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在地區和國際問題上密切合作。
他表示,此次訪問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以來首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華進行的國事訪問。
“相信此訪將為深化中國同肯尼亞關系,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作出貢獻。”林劍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