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閑暇之時,本座于貼吧閑逛,偶覽一吧友所發之帖,頓覺饒有趣味,便欲一抒己見。其帖所言乃小米 15 售價 2400 元一事,且版本為 16GB 內存搭配 1TB 存儲。
然此機實為二手,本座心有所感,不得不說幾句,觀那吧友帖文,雖字里行間皆呈“未激活的新機”之態,然是否真如其所言之未激活?恐怕唯商家心知肚明。
※且說本座曾在電腦城謀得一職,巧的是,彼時就職之所專營A貨,各類標識一應俱全,一經張貼,仿若真機無疑。
然,其究竟是否真機?本座直言不諱,當年那店堪稱全電腦城售賣A貨最為囂張之地,本座之所以提及此事,無非是想告知諸位:“往往你們眼中所見之真機,實則未必皆為百分百真品。”至于那所謂“未激活的新機”究竟如何,說實話,本座是斷然不信的,若有人深信不疑,怕是心智未達,易受蒙蔽啊!
①存在的價值與選擇之間的關系!
無論拿到何種手機,即便其品質欠佳,也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這種觀念應當自然而然地形成。
因此,暫且不提吧友所說的二手小米15,此刻以純粹旗艦的視角來審視小米15,你心中定會明了,在性能、功能以及黑科技等諸多方面,皆達到極致的水準,同時,小米的品牌影響力究竟如何呢?“倘若你對小米的品牌影響力心存疑慮,那我勸你還是不要在手機市場中摸爬滾打了。”畢竟,有一個頗為滑稽的現象,“就沖著小米那龐大的水軍隊伍,品牌影響力也不可能存在任何問題”。
若你當真要選擇小米15,本座勸誡你莫要單純因價格、配置、處理器或拍照等因素而陷入糾結。正如前幾期多次提及的那般:“一旦一臺手機被定義為旗艦,那么任何體驗的極致便成為一種自然標準。”以這樣的思維去感受小米15,便能真正放下那些參數之類實則無甚意義的東西。此刻,我想告訴你的是,“體驗與需求自會悄然融入你的思緒之中”。
需再次強調的是,盡管小米15官方大力宣傳其拍照功能如何出色,但你且看看,務必牢記“無論小米何種手機,性能與處理器才是關鍵所在”,而拍照不過是順勢而為的一種形式罷了!
②萬事萬物均存在于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間
其實,本座并非武斷地認為這2400元16GB+1T的二手小米15存在何種缺陷。
畢竟,實話實說,在各個領域的商品中,“真假往往難以辨別”,其中不乏有賣家為了盡快將不好的東西售出,而故意隱瞞商品的瑕疵和問題;舉個例子,曾經有一位親戚在超市工作,她曾告訴我,一般來說,超市的營業員會把日期不佳的商品放在前面,而把日期新鮮的商品放在后面。如此一來,那些不懂行的顧客為了圖省事,往往會直接拿取前面的商品。這便是商家的一種經營手段。所以,無論我們購買何種物品,都需仔細甄別信息的真實性。
然而,這部標價2400元的小米15手機,盡管依據吧友所言“賣家宣稱是未激活的新機”,我們暫且予以相信。但倘若你真有意購買,強烈建議務必讓賣家提供手機的序列號以及IMEI碼,同時還需附上專業鑒定機構的證明。不過說實話,這些真的能確鑿證明它“確實未激活”嗎?事實上,可能性僅有一半而已;
我曾聽聞一則新聞,連“專業機構的鑒定證明”都存在造假的情況,所以,我個人以為,對于這部2400元的小米15二手的手機,我不能武斷地認定其100%是翻新機或者已被使用過的,但同樣也無法100%確信它就是未激活的新機。因此,購買此類商品著實存在一定的風險
※不知道各位對于小米15那所謂“賣家稱全新沒激活”,售價卻僅2400元,相較于真機便宜了3099元的情況,是如何看待的呢?說實在的,我是真不敢入手二手貨。畢竟回想起初中時,我曾買過一部二手三星手機,當時賣家同樣宣稱“未激活”。然而,買回去之后,問題接踵而至。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自此之后,我對二手物品便敬而遠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