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裝修不簽合同,300平房子就想花10萬?”廣東男子委托朋友裝修豪宅未明確預算,裝修后收到22萬賬單卻拒絕支付,這樣處理了!
朝律夕拾
廣東深圳,鮑先生委托熟人裝修自家300平大房,未簽合同也不談預算,先付9萬元就讓對方全權負責。誰料完工后,包工頭一口報價22萬,讓鮑先生大跌眼鏡。雙方各執一詞,鬧上了調解平臺。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01案例回顧(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鮑某真沒想到,自己一句“兄弟你全包了”,差點讓友情變“仇情”。他這套300平的大房子,買了好幾年一直閑著。最近想著裝修好出租,就隨口跟朋友吳某提了句。吳某干裝修的,倆人又是老熟人,一聽這事,立馬拍著胸脯:“你放心交給我,保證讓你滿意!”鮑某也沒多想,想著熟人總比外面裝修隊靠譜,連合同都懶得簽,當場就轉了9萬塊:“兄弟,先拿去用,后面結算。”就這樣,裝修直接開干了。接下來幾個月,鮑某是真沒過問過——設計、采購、施工,全都讓吳某自己拿主意。吳某也是真上心,天天圍著房子轉,自己親自盯進度,材料都是親自挑的,想著給兄弟弄個“高配版”。但鮑某心里卻一直想著,反正一共就預算10萬,兄弟嘛,差不了。直到有天,吳某拎著一張“結算清單”來找他,說裝修完了,要結賬。鮑某拿過一看,腦袋嗡的一聲:“22萬?!”“你是不是搞錯了?”鮑某皺著眉,“我當初可沒說預算這么高啊!”吳某一臉委屈:“你也沒說預算多少啊。300多平的房子,10萬怎么可能裝下來?光瓷磚都用了幾萬,你去打聽打聽這行情,22萬我都沒賺你錢。”“你裝得再好,也不能這么搞吧?你有問過我要這些材料嗎?”“你不是說我全負責嗎?你一句話都沒管,現在裝好了你嫌貴?”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開交。鮑某一看勸不動,對方還帶著供應商來他店門口“圍觀”,氣得差點報警。那么,從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本案核心爭議:熟人裝修未簽書面合同,工程款超預期,施工方主張22萬元是否有據?發包人是否仍應全額結算?根據《民法典》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根據《民法典》規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履行地點等內容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確定。本案雖屬建設工程合同,但因雙方基于熟人關系,僅口頭約定并未書面簽約,關鍵條款缺失,特別是關于工程總價、材料標準等約定嚴重不明,極易引發爭議。由于分歧較大,雙方聯系調解員對本案進行調解,調解員提議,找第三方評估一下,按市場價評個理!最終,由第三方裝修公司評估確認合理工程總價為16萬元。考慮鮑某已支付9萬元,剩余7萬元經協商補足,糾紛妥善解決。
深刻教訓朋友歸朋友,裝修歸裝修。這案子說白了,就是“講情面不講清楚”,最后傷了感情、誤了賬。一個覺得花多了,一個說不夠花,誰也不愿吃虧。熟人辦事不立字據,出事后只能靠扯。真朋友,不該靠信口開工,而是靠白紙黑字來保底。你說呢?有網友熱議:“講個良心話,22萬,真是很少了,人家1 15平方,裝修下來,基本上都有22萬,朋友是沒賺你的錢,夠有良心的”對于此案您怎么看?歡迎您留言談談。感謝您的點贊與轉發,您的支持是我持續碼字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