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竇延文)4月22日下午,圍繞今年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福田館)舉辦深圳市2025年碳普惠科普教育實踐活動,旨在將“低碳”與“生活”緊密結合,吸引學生、企業代表等廣大市民參與其中,了解學習碳普惠,深入理解低碳生活。
深圳市作為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和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市,始終以“先行示范”的擔當走在全國前列。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自2021年啟動,已出臺《深圳市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深圳碳普惠管理辦法》,發布低碳公共出行等6份碳普惠方法學,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已實現掛牌交易,打通了碳中和與生態損害賠償消納路徑。
在碳普惠科普講座中,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深圳綠色交易所、深圳通、小水滴、青桔單車等企業機構分享了滿滿的干貨。既包括碳普惠基礎知識科普、碳普惠參與方式介紹,也有低碳出行、奶盒回收、共享單車騎行等多個碳普惠場景講解。此外,《深圳市無紙化金融場景(銀行業)碳普惠方法學》和《深圳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碳普惠方法學》也進行預發布分享。
在碳普惠互動活動中,經典的“跳房子”游戲被賦予了環保新玩法——每一格都藏著日常節能低碳小知識。參與者邊跳邊學,在歡聲笑語中掌握碳普惠政策、低碳生活妙招。在“萬物循環”手工體驗區,許多市民將廢棄的咖啡渣、舊瓶罐改造成獨一無二的香薰制品,讓廢棄物重獲新生。在奶盒回收展示區,志愿者們現場演示如何清洗、壓扁廢棄奶盒,并講解回收背后的碳普惠知識。市民可以親手參與奶盒兌換和手工制作,將廢舊奶盒變成筆筒、收納盒等實用物品。
此外,廣東省深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及南山、寶安生態環境部門也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低碳行動,培育引領低碳新風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