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當天,經深圳市政府審議同意,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海洋發展局聯合編制的《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劃(2025-2035年)》發布實施。這是全國超大城市首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專項規劃。
《規劃》以“山海共棲,萬物生息”為愿景,明確打造“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的首善之城、國際生物多樣性友好示范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的總體目標,圍繞“維育野性生息山海、建設和諧共生都市、爭創生態文明先鋒”三大策略,提出十大舉措,推動深圳自然生態保護工作進入全域全要素系統保護新階段。
其中,“維育野性生息山海”提出,實施更精準的就地保護管控,推進更精細的分類管理,構建更科學的保護監測體系。“建設和諧共生都市”提出,構建“四帶五核多節點”野生動植物保護格局,形成山海城全域生境網絡,全面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區,區域協同共促物種復壯回歸。“爭創生態文明先鋒”提出,發展自然教育與公民科學,完善社會共治體系,打造智慧化保護管理典范,促成自然保護治理國際范例。
《規劃》是全國超大城市首個統籌陸海全域、覆蓋全要素的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劃,主要通過三大創新突破,引領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新范式。其中包括:全域空間保護,首次構建分級分類的野生動植物生境保護空間體系,繪制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陸海統籌治理,系統推進水陸生物多樣性整體保護,創新提出“界面-通道-節點”海陸聯動保護治理方案,構建“生境走廊-動物通道”兩層級生物廊道保護體系。智慧賦能體系,建立全鏈條智慧化保護管理體系,部署生態感知監測系統,建設高端科研平臺,開發全民可參與的數字交互平臺,促進全民保護意識主流化。
《規劃》面向2035年的深圳,繪就了“野性山海”與“活力都市”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景象,努力打造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典范”“深圳樣板”,力爭為全球超大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治理提供更多“中國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