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靜得只能聽得見呼吸的日子里
你明白了孤獨即生活
“這里沒有商鋪,只是購買必需品的話
可以去村公所所在的村中心
那里有農協開的小超市,還有幾家商鋪
去程基本都是下坡路,自行車大概要半小時
回程就不一定了?!?/p>
伴隨著市子的自述聲,電影《小森林》開場
市子騎過長長的小森的下坡路
滿目的綠色與春天的風,撲面而來
整個季節的耕作和吃喝就這樣開始
小森是一個遠離城市的地方
甚至連商店都沒有
市子在小森長大
長大后去到了大城市工作生活
因為無法融入喧鬧的城市
后來又回到了小森
在小森的日子里,她自己種菜耕田做飯
她經常穿著粗布工服、雨靴,戴著勞動手套
全副武裝地在田間地頭勞作
偶爾空閑時間她會與朋友聚會
但大多數時候,她都是獨處的狀態
寧靜而簡單
都說春夏秋冬是一年
但《小森林》的節奏卻是
自盛夏而始,至春天而終
中間是秋收與冬藏
每個季節七道主菜
還有小吃、零食
市子四季的日常節奏是
干農活,做飯,吃飯
看似簡單美好
但其實這樣的生活并不簡單
為了讓水稻長得好,潮濕悶熱的天氣里
市子踩在泥里,彎腰拔掉雜草
上山拾栗子,時刻得小心熊出沒
秋收的時候,一捆一捆地收割稻谷
儲備來年的糧食
每個季節
她都要付出心血和體力去培育作物
還要認真地播種和收割
市子能犒勞自己的,就是食物
在小森,用最簡單的方法烹調自然的飲食
是一種平實原始的生活方式
每個時節去對應每個時節的勞作
收獲之后去品味勞動成果
接著又用一年的光陰去期待
恬靜自然,樸素真實
進入梅雨季,空氣潮濕得駭人
木制的果醬勺都發霉了
為了對抗潮氣
悶熱的夏天,市子點燃火爐
用火爐殘存的溫度烤面包
雖然溫度不夠穩定
但熱度集中區域烤出的面包比平時更好吃
大夏天里的冰鎮米酒
看上去都很清甜爽口
在大米中加入酒曲
放一晚上,就成了米酒
添加菌類
來使米酒更好地發酵
將米酒過濾
用玻璃瓶子裝起來
在炎熱的夏日午后從農田歸來
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一杯
不過癮還可以再來一杯
夏天,把西紅柿洗凈冰鎮
直接生吃
春天,去林子里摘野菜
裹上面粉做炸天婦羅
秋天,烤番薯片就是村民們下午茶的點心
大家圍坐在香甜的味道中
討論怎么做菜會更好吃
有一天,小森突然流行起了湯煮板栗
掀起這一熱潮的是野營地的茂之先生
和經常在那兒轉悠的裕太
“嗯,好吃?!边@樣口口相傳
于是每個小森村民都做起了湯煮板栗
而且都嘗試著不同的提味料:
醬油、紅酒、白蘭地……
林子里的通草果成熟時
市子和朋友把摘來的果子切開用勺子挖著吃
市子做的每一道食物
都會說話
“軟軟的很好吃”
“黏黏的會甜到粘牙”
人們能在一道道的食物中
感受到小森的生活是那么舒服愜意
四季更替,萬物輪回
人與自然,相互給予,相互奉獻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