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農科院成功轉讓6個農作物品種
4月21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新疆農科院”)獲悉,該院日前與3家制種企業簽約,成功轉讓6個農作物品種,簽約總金額達965萬元。作為院企合作的重要成果,一粒粒種子將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有助于進一步夯實“種子芯片”底座,保障糧食安全。
此次轉讓的6個農作物品種包括5個小麥品種和1個棉花品種,轉讓金額分別為465萬元和500萬元。
新疆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張躍強介紹,小麥生物育種與遺傳生理創新團隊多年來緊盯市場需求,在新疆多地布局小麥育種和示范基地,不斷研發小麥優質品種。此次轉讓的5個小麥品種均為春小麥,通過示范種植,實現了產量、品質和抗性的協同提升。
“我們有科研優勢,企業有資金和市場優勢。院企通過成果轉化打通產學研鏈條,推動優質新品種規?;N植,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睆堒S強說。
新疆金天山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此次將小麥品種“核春3號”收入囊中。該公司總經理王煜介紹,公司此前多次前往示范田進行觀摩,實地驗證了新品種的各個性狀特征。此次品種轉讓后,公司還將繼續與新疆農科院開展技術合作,深挖“核春3號”品種潛力,力爭明年推廣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
“這次我們轉讓的品種是去年獲得國家審定的‘魯棉337’。”新疆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長孔杰告訴記者,作為我國西北內陸棉區首批通過審定的抗蟲棉品種之一,“魯棉337”由新疆農科院聯合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選育。該品種具有豐產性好、品質優良、抗棉鈴蟲等特性,在南疆進行小面積種植后增產效果明顯。
據了解,2020年至2024年,新疆農科院培育的31個棉花品種與18家企業成功“牽手”,到位轉化資金達2194萬元。
新疆農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阿里甫·艾爾西表示,這次簽約的6個品種,都是針對生產實際需要自主選育。下一步,新疆農科院將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提高重大成果產出能力。同時,新疆農科院將堅持創新導向和市場導向并重的科研成果評價激勵機制,加速成果轉移轉化,讓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記者梁樂 通訊員楊波)
來源:科技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