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格外激烈,在價格戰之外還衍生出公關戰、輿論戰。為了給賣車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大車企紛紛成立法務部,簡直成為行業標配。它們針對惡意抹黑、造謠、黑公關、水軍等亂象重拳出擊,一打一個準,都是厲害的主!
前不久,蔚來對侵權網絡賬號“互聯網料哥”、“Tech大鋒車”、“細思極恐的奇聞_”和“不吃魚的發財貓”,進行報警或采取法律行動。極氪法務部出手也毫不手軟,起訴自媒體“車曝臺”,該賬號一審被判敗訴,賠償極氪30萬元。
如今,大家對車企法務部并不陌生,相比之下,手機廠商法務部存在感并不高,甚至誤以為它們沒有法務部。其實,手機行業競爭激烈程度,一點都不亞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帶節奏亂象也時有發生,成立法務部非常正當且必要。它們絕不忍氣吞聲,該出手時就出手。
我注意到,今年以來,手機廠商法務部不再低調,紛紛行動起來,積極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有賬號的把賬號運營起來,比如小米法務部、OPPO法務部,沒賬號的開號“出道”,比如vivo法務部。
這兩天,vivo法務部、OPPO法務部努力“營業”。前者針對vivo在拼多多平臺的經營活動進行造謠和抹黑,將堅決以法律手段維護用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后者公布某網絡水軍利用AI工具編造虛假信息損害OPPO產品聲譽案件的最新進展,法院一審判處該團伙成員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至一年十個月不等,同時追繳全部違法所得并處以罰金。
事實上,這并非OPPO法務部今年首次“營業”。早在過年期間,尚未發布的OPPO Find N5外觀被知名汽車博主陳震泄露,頓時引起輿論熱議。彼時OPPO法務部強調,OPPO與內部員工、合作伙伴均簽有嚴格的保密協議,已啟動內部調查,并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沒過多久,OPPO法務部再次發聲,經核查,事件系王某宇沒有嚴格遵守保密義務,對樣機保管不慎所致,OPPO根據保密協議和法律規定對其進行嚴肅追責,目前王某宇已主動承認存在過失并承擔相應的違約賠償責任。
此外,華為訴自媒體余某某獲賠20萬,小米起訴自媒體“小蒜苗長”一審勝訴,努比亞起訴自媒體“科技犬建哥”勝訴,這位百萬粉博主被判刪帖道歉,并賠償努比亞5萬元......不得不說,這屆手機廠商法務部一點也不弱,戰斗力夠可以,維權取得一定成果。
不過,話說回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自媒體時代,謹言慎行很重要,因為無論是車企法務部還是手機廠商法務部,都不好惹,這要求自媒體在發聲時,應牢記言論自由的邊界,不要踩過界、過頭了,否則麻煩會找上門,吃不了兜著走。切記切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