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董明珠換掉格力代言人成龍,記者問她:“您是覺得代言費太貴了嗎?”本以為她會因此發火,沒想到董明珠先是愣了一下,隨后說出了原因,坐在臺下的觀眾聽到這一席話后,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業界都說成龍大哥有代言魔咒,成龍代言了幾年格力,格力沒死,這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br/>董明珠一席話贏得了全場掌聲,代言人選對了能給產品擴大知名度,但是最終留住消費者的,還是產品本身。
代言人和產品是相輔相成的,可是成龍在商界代言中有“死亡筆記”之稱,他代言的品牌頻頻被爆出質量問題,只有格力品牌是個例外。
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空調成為第一空調品牌,在格力電器銷量騰飛的時期,格力空調在挑選代言人上也十分用心。
挑起打造民族匠心的旗幟,格力選擇了國際影星成龍來做代言人,成龍的電影在中外有口皆碑,代言品牌也十分具有親和力。
不過要請到家喻戶曉的成龍,格力支付的代言費也不少,據業界透露,請成龍拍廣告的費用高昂,一年最少要一兩千萬。
成龍一共代言了四年,累計拿到了5600萬元的報酬。不過格力的代言費也不是白掏的,成龍的廣告效應確實不錯。
成龍出演的廣告在央視輪番播放,在他代言期間,格力的銷量同比增長數據喜人,2013年營收高達1186億元,凈利潤超過百億。
難道格力和成龍真的是天作之合?可是在雙方合約期滿之后,格力卻撤下了成龍的代言,一時間關于格力新代言人是誰,大家議論紛紛。
格力的新代言人讓外界瞠目結舌,董明珠當起了“霸道總裁”,不僅把控著格力的發展,而且要為格力代言。
自己為自己代言,董明珠的這一番操作又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紛紛猜測,格力是不是抵抗不住互聯網浪潮的沖擊,在廣告營銷上亂了方寸。
請明星代言是各大品牌的慣例,可是老板自己代言在業界還比較少見,格力又不是手工作坊,這么大一個品牌,為什么讓董明珠來充當門面。
面對質疑,董明珠有自己解釋,她淡定的提起了成龍的代言魔咒,還有格力在魔咒下越做越好的事實。
在董明珠看來,那些企業出問題,怪不了成龍,格力的成功,也不能歸功于成龍代言,歸根究底,企業的生死看的是產品。
“把1400萬花在代言上,不會給格力帶來根本的改變,放在產品上,才是真正對消費者負責。”
董明珠說換掉代言人不是舍不得1400萬的代言費,自己來代言根本不要一分錢,但是她能為格力的空調負責。
格力的當家人親自為格力空調打保證,就是格力對消費者最靠譜的承諾,產品出了問題,就是老板的問題。
董明珠從基層銷售走到格力掌舵人的位置,一路上直面了很多質疑,說她不行的聲音一直存在,但是董明珠始終堅持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
給格力當代言人就是其中之一,后來的結果證明,這一步走的極為正確,董明珠個人形象和格力品牌深度綁定,成為了格力一個IP。
不管在哪兒,董明珠都要強調,她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空調,把格力跟品質二字掛上了鉤,作為老牌企業,能夠在各種風潮中生存至今,就是把精力都用在了刀刃上。
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董明珠省下了代言費,把更多的財力用在了技術研發中,讓格力不斷走在進步的路上。
格力空調賣得好,但是董明珠沒有驕傲自滿,反而開始進軍新能源,敏銳的抓住了下一代電器發展的趨勢。
明星代言能暫時割韭菜,但是品牌要想有實在的發展,還是得產品做得好。其實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得時候,分給代言人的關注是很少。
決定消費者為哪個產品掏錢的關鍵因素,是優惠的價格,產品的質量和功能,代言人充其量也就起到一個外包裝的作用。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打造個人品牌,在幕后運籌帷幄的老板,紛紛站在臺前為自己品牌搖旗吶喊。
從換掉成龍后,董明珠就接管了格力的代言,作為真正能接觸到產品的老板,董明珠說出的廣告詞,也更有說服力。
參考資料:格力電器終止與成龍合作董明珠:一年省一千萬2014-06-1117:06:26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