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動力電池竟然還能衍生出這么多新技術玩法”,這是我參加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后的第一印象。
本屆科技日上,寧德時代發布了三款重磅的電池產品:驍遙雙核電池、鈉新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盡管新能源車已經超過了過半的銷量,但在冬季低溫、山路越野、長途出行、安全等方面,全行業仍然有不可逾越的障礙。
本次科技日發布的這幾項技術,恰好是針對和完善這幾個痛點、短板的。
從AB電池到驍遙雙核,技術更加細分,場景多元突破
寧德時代曾經在2020年量產的AB架構電池,累計出貨40萬套,現在又進化出了5大類型的雙核架構,最終形成“驍遙雙核電池”產品,以解決不同領域的技術難題。
這些雙核結構包括:
高壓雙核,電池包兩個能量區的高壓系統能夠自由組合,可以串聯、并聯或獨立輸出,稱之為 "高壓雙核"。它的作用是,兩個能量區互為備份,當一個能量區的高壓系統遇到緊急情況,電源控制系統可以立即識別和判定,切斷故障單元;同時重構高壓回路,毫秒內無感接管。這種雙保險機制,實現了碰撞、短路等極端場景下高壓供電不中斷。
低壓雙核,當突發故障導致12V供電中斷時,智能管理系統同樣在毫秒內完成供電切換,確保照明系統、制動助力、轉向控制、車身控制系統等低壓系統的穩定運行。
結構雙核,基于航天工程分艙防護理念,打造電池的"物理隔離和功能備份"雙重安全體系。當車輛遭遇極端外界損壞導致單側結構受損時,無損結構區域能夠依托立體桁架結構,仍可保障車輛以安全速度行駛。
熱失控安全防護雙核,在某區域電芯發生熱失控時,讓系統立即打開定向導流通道,將高溫氣體快速排出電池包外,使失控區域成為獨立封閉的單元,確保其余電池正常工作,實現全域無干擾運行。
熱管理雙核,如同汽車的分區空調,實現電池不同區域的溫度獨立控制。
上述技術最終形成了“驍遙雙核電池”的三類產品,包括“鈉-鐵”、“鐵-鐵”、“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
三類雙核電池,各自解決當前痛點
驍遙“鈉-鐵”雙核電池,解決了重卡車型在冬季北方地區的續航縮水、啟動困難、充電緩慢的難題。
以“鈉新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 組成的驍遙“鈉-鐵”雙核電池,充分利用了鈉新電池的低溫性能,-40℃環境下能量保持率依舊大于90%的特征,自放電率低于3%,停放1年也不趴窩。寧德時代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將于2025年6月正式量產,首發落地一汽解放車型。
175Wh/kg的能量密度,5C充電速度,寧德時代乘用車用鈉新動力電池將于2025年12月正式量產出貨,首發落地巧克力換電車型。
驍遙“鐵-鐵”雙核電池,兼顧經濟性與長續航的雙重需求,通過“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組成的驍遙“鐵-鐵”雙核電池,可令軸距接近3米的車型,續航躍升至1000公里。
驍遙“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解決的是低電量下的功率輸出衰減問題。由“三元體系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組合而成,依托主能量區三元電池的優勢,可以提供超過1兆瓦的強勁動力,即使電量僅剩20%,仍可輸出超過600kW的功率,遠超1臺V12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此外,主能量區也可達到12C峰值充電倍率。
“三元電池+三元自生成負極電池”搭配的升級產品——驍遙“雙三元”元雙核電池,搭載在軸距3米的轎車上,配電量可突破180度電,純電續航輕松突破1500公里。
至此,鈉離子電池已經可以和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比肩了,它們共同構成動力電池的三大主流品類。
第二代神行超充,繼續沖擊磷酸鐵鋰的充電和續航極限
此外,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也首次發布。它搭載12C超充技術,30秒充電75公里,相當于1秒2.5公里,充電比加油更快;充電5分鐘,補能520公里。即使在-10℃充電,從5%-80% SOC也僅需15分鐘,比當前最高水平縮短了35%的充電時間。
本屆科技日的技術都會在年內形成產品并裝車,不斷迭代升級的寧德時代技術,持續給我們帶來眼花繚亂的使用新體驗,也讓新能源車更加安全、可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