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幫助投資者更好了解企業真實發展情況與價值,進一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聯合打造《直擊股東會》欄目。
《直擊股東會》欄目以現場報道的形式,通過在股東會現場直面上市公司董事長等核心管理層,聚焦企業長期戰略、重大決策、經營方針等,旨在提升企業資本市場形象,優化投資者關系管理,完善上市公司相關治理與發展等。
本期企業
歐林生物
▍企業簡介
歐林生物是一家專注于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聚焦于“超級細菌”系列疫苗以及“成人疫苗”,形成了“階梯有序、重點突破、多產品儲備”的產品研發格局。
▍企業亮點
歐林生物是目前國內已知在“超級細菌”疫苗領域布局最為完善的疫苗企業,圍繞WHO公布的“12種最危險的耐藥細菌名單”,對重組金葡菌疫苗、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大腸桿菌)、重組銅綠假單胞菌疫苗、重組鮑曼不動桿菌蛋白疫苗等“超級細菌”疫苗進行研究,均為全球1.1類新藥。
▍盈利模式
歐林生物目前已實現3個產品上市銷售,包括吸附破傷風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和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其中,公司吸附破傷風疫苗國內市場占有率多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科創板日報》4月23日訊(記者 黃修眉) 歐林生物近日召開2024年度股東大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的議案》《2024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等總共9項議案。
2024年吸附破傷風疫苗收入占比超90%
歐林生物2024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收5.89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歸母凈利潤2076萬元,同比增長18.2%。其去年營收創下2017年以來最高值。
(歐林生物各報告期營收情況)
(歐林生物各報告期歸母凈利潤情況)
據歐林生物介紹,該公司是國內第一家生產、銷售吸附破傷風疫苗的民營企業。吸附破傷風疫苗是歐林生物2017年6月上市銷售的首個產品。
歐林生物在2024年報中表示,公司吸附破傷風疫苗的銷售實現穩健增長,單產品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億元,達5.358億元,同比增長15.7%,占2024年度總營收比例90.99%。
從過往銷售數據來看,歐林生物核心產品吸附破傷風疫苗收入持續增加。2019年至2023年各期期末,該公司核心產品吸附破傷風疫苗營收分別為1.3億元、2.91億元、3.93億元、4.38億元、4.63億元,占當期公司總營收比重分別為72.57%、90.94%、80.6%、79.94%、93.32%。近年來,其單品收入與總營收占比均有所升高。
對于吸附破傷風疫苗占營收規模較高及未來市場增長潛力等問題,歐林生物相關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吸附破傷風疫苗接種需求主要有三種:一是被貓狗等咬傷,疾控中心通常會建議狂犬疫苗聯合破傷風疫苗接種;二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損傷等傷口感染風險;三是少部分為血液制品客戶需求。”
“根據我們的測算,到2030年,狂犬疫苗接種人群和破傷風被動免疫患者市場滲透率分別為10%和30%,但目前滲透率遠不及該數字,因此市場需求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上述負責人表示。
預計2027年首款“超級細菌”疫苗將量產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歐林生物在吸附破傷風疫苗為營收主力的基礎上,積極布局病毒領域和超級細菌領域。在當天舉行的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重點問及該公司“超級細菌”領域疫苗的研發進展。
在臨床領域,細菌耐藥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空白問題。歐林生物圍繞2017年WHO公布的“12種最危險的耐藥細菌名單”,布局了重組金葡菌疫苗、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大腸桿菌)、重組銅綠假單胞菌疫苗、重組鮑曼不動桿菌蛋白疫苗等四類原創“超級細菌”疫苗,均為全球1.1類新藥。
根據歐林生物2024年報的披露,該公司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計劃入組人數為6000例,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入組5000余例。
歐林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劃,今年6月,上述6000組臨床試驗將完成入組,此后將經過約180天的安全觀察期。Ⅲ期臨床試驗數據結果預計將在2026年上半年左右完成,此后該疫苗會經歷上報審批、流程檢查、工藝生產等多個環節,預計初步量產時間在2027年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暫未有成功獲批上市的金葡菌疫苗,國內僅有歐林生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從經濟效益來看,歐林生物實控人之一、副董事長樊釩曾透露,據預估,我國醫院住院手術病人超5000萬人次/年,目前手術病人金葡菌感染率為5%-8%,按術后抗生素與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聯合給藥方法推算,僅這一市場理論規模便將超過百億元。
除此之外,2024年6月4日,歐林生物發布關于自愿披露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大腸桿菌)在澳大利亞獲得I期臨床試驗許可的公告。
“我們的幽門螺桿菌疫苗目前暫未開展臨床試驗。一是希望對疫苗進行升級,二是公司還是希望能在明年于國內進行試驗申報。”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和適用范圍來看,在國內進行臨床試驗的準確率、適應率等應該會更高。”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2023年6月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顯示,我國居民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間。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有公司生產出幽門螺桿菌疫苗,其將擁有非常廣闊的潛在市場。
目前全球范圍內對幽門螺桿菌疫苗的探索雖已取得諸多研究成果,但至今暫無任何疫苗產品在全球市場獲得批準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