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方已經挑明了后果,敢犧牲中國利益去討好美國的,必將遭到中方的反制,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是出現了,美印談判成功后,印度據報將對進口鋼鐵征收臨時關稅,還準備接盤中國拒收的波音飛機。
據路透社22日報道,印度內閣一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政府計劃盡快對鋼鐵進口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保護本國市場免受中國和其他國家產品涌入的沖擊。待聽證會結束,印方就會拿定主意。
印度這一表態,迎合了美國近期孤立中國的新計劃。日前,彭博社爆料,美國打算與多國就關稅減免進行談判,但條件是要求這些國家限制和中國的貿易往來,且不要購買中國所謂“過剩”的商品。
印度是鋼鐵凈進口國,該國對鋼鐵的需求強勁,2024年中印兩國還就增加中國鋼鐵的進口量進行過談判,當地鋼鐵擔憂本國鋼鐵工業遭受沖擊,對此提出過反對,但印度政府并未理會。沒成想,才過去短短半年時間,印度就變了卦,而這種變化,恰好產生在美印貿易談判之后。
當地時間2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會晤,重點就貿易協議進行了談判,會后,兩國政府均發布聲明稱,在雙邊貿易協議談判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美方表示希望增加美國商品的市場準入,減少印度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印度則迫切表示希望今年秋季就能完成貿易協議的第一階段。
美國對印度的“對等關稅”稅率為26%,二月剛剛傳出加稅風聲時,莫迪借訪美之機向特朗普承諾,印方將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以抵消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但這點蠅頭小利沒能打動特朗普。
這之后,印度為強化對美杠桿,選擇向中國靠攏,過去兩個月里,中印外長舉行了會面,討論邊境管理、重啟直航等問題,雙方舉行了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33次會議,兩國外交、國防、內政、移民等部門代表均有參加,中國駐印大使館舉辦中印建交75周年活動,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罕見出席了活動。
可是說到底,印度還是偏向美國,中印同為亞洲大國和第三世界國家,有著相似的歷史和共同的使命,奈何印度不能正視中國的發展進步,一直視中國為戰略對手,莫迪任內為了鞏固統治,更是不斷刺激國內反華情緒,以致兩國關系持續惡化。此外,拜登政府時期,印度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當特朗普政府對外釋放談判信號后,印度又立即迎了上去。
中方明里暗里警告過印方兩次,一次是警告各國以不要犧牲中國的利益為代價,與美方達成交易,一次是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在《印度時報》的專訪中直言, 對美妥協退讓是沒有出路的,中國和印度有責任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為動蕩的世界注入迫切需要的穩定性,可印方還是做出了如此決定,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對等關稅至今,雖然不過半個多月,中美斗爭卻已經變換了多重形態,關稅戰是打不了了,特朗普現在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貿易孤立主義上,如今印度做了個壞榜樣,后面等著和美方談判的國家還有很多,難保有些國家會有樣學樣。
因此,我們不僅要時時刻刻留意這些國家的動向,以便在第一時間采取對等反制措施,還要防止其他國家效仿印度,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二次沖擊。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特朗普意識到美國離不開中國商品,已經在對華關稅上松了口,只要美國不想對華“脫鉤”,再多的國家站邊美國也不會對局勢產生根本性影響,中方就能始終掌握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