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敬水節,夏天品全羊,秋天慶豐收,冬天過年忙……
4月20日,在淄博市沂源縣2025年文旅節事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沂源縣發布了“全年規劃”,以70余項文旅活動、3條夏季游旅游線路和4項惠游措施,著力推動形成樂享好景。而在空間維度上,沂源還適時與“齊魯1號”及泰山聯動,推出打折甚至是免門票的活動,拿出了十足誠意。
當日敬水節現場,人頭攢動、車流洶涌,在著名歌唱家蔣大為現場唱響的歌聲中,沂河源頭“桃花盛開”美景次第閃現,“拼經濟看變化——V觀沂源”主題調研活動序幕也悄然揭開。
短短兩天時間里,就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文旅高質量發展等領域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在撲面而來的奮力拼搏中感受到的,是這座去年作為“特色發展試點”類型上榜“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縣域名單”的城市,拼經濟、抓發展的決心……
詩與遠方
谷雨時節,行走在沂源縣,一處“桃花島”宛如世外桃源。這里青山綠水、石板翠竹,錯落有致的村居和各類文學藝術館點綴其間。
過龍子橋,腳下的石板路通往山腰,兩旁民居沿著坡道順勢排開,攀至高處,可看到美麗的龍子湖波光粼粼。這風景如畫的地方,便是沂源縣魯村鎮龍子峪村。
該村以“藝術活化鄉村”理念為指導,盤活閑置院落等資源,打造農文旅融合“齊魯樣板”的龍子峪發展模式,創建了省級美麗村居。國家大劇院設計師保羅安德魯對村子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遍布村內的十余座各類藝術場館,不僅實現了鄉村里的“詩與遠方”,更讓人看到了鄉村振興的新范式。
以桃花島為核心的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特色,對鄉村進行藝術化改造,帶動以龍子峪為中心的7個行政村實現了產業振興。
如何讓美景像桃花島這樣形成規模優勢?沂源縣統籌縣內A級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網紅打卡地,策劃了避暑休閑之旅、暢游山水之旅、鄉遇沂源之旅3條“夏游沂源”精品旅游線路。與此同時,沂源還推出了憑“齊魯1號”列車車票,景區、星級民宿、星級飯店實行打折優惠,并與泰山聯動喊出了“登泰山,國泰民安;來沂源,風調雨順”的口號(游客憑1個月內游覽泰安市“泰山景區”的門票,免門票游覽沂源九天洞、牛郎織女景區)……
由魯村鎮向北,是沂源縣“北大門”的南魯山鎮。在這里,在山東省人社廳第一書記聯片幫扶下,艾草加工產業項目逐步發展壯大。通過“共富站點+車間”模式,構建“產業—就業—民生”良性循環,發展艾草加工站點10余家,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重點吸納留守婦女、大齡勞動力及老年人。今年該項目帶動周邊村發展艾草基地2000畝,帶動100余戶村民從事艾條加工,實現參與村村集體收入均突破15萬元,參與戶年均增收2萬元。
村民增收的笑容背后,是扎根鄉村的第一書記們忙碌的身影。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派駐南魯山鎮流水村第一書記玄睦的話說,“來沂源這么久,居然沒空去登一次魯山”。
進中提質
作為“山東屋脊”的沂源,三次獲評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先后培育了6家上市企業,創造了資本市場上的“沂源現象”。近年來,沂源的新醫藥、新材料等產業已經實現了集群發展。于沂源而言,如何實現“進中提質”,是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基于此,今年沂源縣提出“七個提級躍升”和“八個更大突破”任務目標,堅持“老樹新芽”、技術改造、招商引資“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的思路和要求,向外界傳遞了與淄博“拼經濟比貢獻看成效”一脈相承的主題。
“提級躍升”與“更大突破”,意味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探訪沂源企業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沂源工業的“臉”正悄悄地在改變。
在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17車間,各種生產設備有序運行,卻只有零星幾個員工。記者在采訪中得知,該車間實現了從中藥提取,到投料、生產、包裝等全流程智能化生產,以前需要兩百多人,現在只需要40多人即可。
作為山東能源四級子公司的淄博卓意玻纖材料有限公司,于2018年投資9.49億元建成年產8萬噸ECER玻璃纖維生產線。該生產線達到“數字化”先進水平,實現了當年投資、當年投產,生產線均實現了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運營網絡化,達到了全球同行業領先水平。
這兩家企業無疑是沂源工業“進中提質”的典型代表,而其身后的新醫藥和新材料兩大優勢產業,更是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整個2024年,沂源新醫藥、新材料產值分別達到191.47億元、131.5億元。
在“三駕馬車”的指引下,沂源以龍頭骨干企業為主體,構建產業鏈。比如國內藥用玻璃龍頭企業的山東省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年產40億只一級耐水藥用玻璃瓶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作為國內首條生產示范線,其自主開發60T大規格全電熔玻璃窯爐、耐侵蝕鉑金料碗,攻克了關鍵技術難題,產品性能國際領先。
在“進中提質”的進程中,今年一季度沂源經濟運行呈現“開局有力、穩中有升”態勢,其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9%,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
雙向流動
“我們廠30歲以下的單身員工只有3人。”
山東飛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志坤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這樣一個數據。這個數據的尷尬之處在于,其員工總數超過500人。
位于悅莊鎮的山東飛龍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蜜餞、飲料、果酒、酵素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企業,也是江北最大的果脯生產企業,公司旗下注冊商標“來懿品”被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年綜合加工水果能力達到1萬噸,年銷售收入1.28億元。
就是這樣一家扎根沂源超過20年的企業,如今在人才缺乏的情況下,也努力尋求突破,劉志坤告訴記者,“我們與江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從而彌補了人才上的短板。”
拼經濟、抓發展的沂源,也是如今淄博乃至整個山東縣域經濟激發活力動力的一個縮影。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山東縣域經濟逐步形成了以龍口、膠州領銜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傳統產業升級驅動主導模式。為了探索出更多路徑,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于一年前印發《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方案》,沂源縣成為“特色發展試點”。
一年過后,充滿決心與干勁沂源,有了太多可喜變化。變化的表象之下,帶來的啟發彌足珍貴。
像沂源這樣產業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縣域,需要繼續“修煉內功”,一方面將發展的重點放在挖掘本地潛力上,做好自己特色,圍繞本地傳統產業升級和培育新興產業謀篇布局,讓科技、資本、人才加快向縣域流動;另一方面則是激發要素集聚、產業承載、創新驅動的內生需求,立足特色優勢、發展新業態,讓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留在當地、實現下沉,并通過盤活實現與外界城鄉資源的雙向流動,開辟出縣域資源增值增收增效的發展路徑。
這樣的路徑,需要拼勁,也需要定力。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王繼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