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在園區服務驛站就能實現車輛檢測、過戶、掛牌等一站式服務,不僅方便了客戶,也減輕了我們商戶的工作量,讓我們能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營銷和服務上。”位于跨域黃河商都園區的二手車經營者于連偉感慨道。
這一顯著變化的背后,得益于齊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園區特色產業和企業需求,拓展“產業鏈”的個性化服務之一。近年來,齊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聚焦企業建設和發展需求,通過加強“場所建設+事項服務+管理運行+政策服務”四維標準化助企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涉企服務資源,打造“一站式”集成服務平臺,全面賦能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已建成覆蓋眾創產業園、跨越黃河商都等6處園區標準化企業服務驛站,服務輻射1018家企業。
推進場所建設標準化,夯實企業服務基礎支撐。按照“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網絡、有宣傳”的基本要求,制定驛站場所標準化建設指引。園區按照指引,利用固定辦事場所或獨立辦公空間,配備前臺、窗口等標準化設施和電腦、打印機、自助服務終端等業務辦理設備,打造標準化驛站服務大廳,并接入互聯網及山東省政務服務平臺,實現網上申報功能,滿足企業“一站式”辦事需求。同時,明確驛站企業服務專員認定要求,每個園區配備至少3名專職企業服務專員,經縣行政審批局統一培訓,考核認證后上崗,與各涉企部門常態化聯動,承接下延業務,拓展增值服務。
推進事項服務標準化,全面賦能園區企業服務。按照“下延業務+增值服務+個性服務”的形式,打造重點園區事項服務標準化清單,全面賦能園區企業服務。梳理市場準入、食品、醫療器械、項目建設、稅務、公積金、醫保社保等領域下延園區的涉企業務,形成61項標準化下延事項清單,并采用動態更新的模式及時調整清單。針對園區企業普遍存在的人才難招引、融資成本高等共性問題,拓展人才、金融、法律、科技、訴求等6大類增值化服務清單。如眾創產業園成立“張靜調解站”,組建專業法律服務團隊,開展法律知識講座10余次,與13家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先后召開銀企對接會20余場,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此外,圍繞園區特色產業和企業需求,積極探索“產業鏈”個性化服務,如眾創產業園定期舉辦產業鏈上下游對接會,幫助企業與供應商、客戶建立聯系,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時與齊河職專聯合成立產教融合基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推進管理運行標準化,確保驛站運行規范有序。健全完善驛站各項工作機制,確保園區企業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有序、服務到位,驛站運行標準規范,持續拓展。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選拔1名紅色CGO和11名部門服務專員,組建企業服務隊伍,與驛站企業服務專員專職對接,實行雙專員聯動機制,形成“縣政務服務中心遠程支持、管理團隊跟進服務、站內專員常態服務”的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幫代辦服務。圍繞服務全流程規范化管理,完善幫辦代辦、一次告知、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配套工作制度,強化驛站日常管理。實行“驛站收集—專員對接—部門協同”的涉企訴求閉環處置機制,驛站服務專員、政務服務專員及各部門聯動、業務定制,提供高效服務。此外,為更好地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制定企業服務驛站評價內容和評價細則,聯合各行業重點園區主管部門及屬地鎮街,每年度對驛站的建設運行、工作開展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遴選出一批優質企業服務驛站,作為企業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樣板,以點帶面深化改革成效。
推進政策服務標準化,建立“直通快享”兌現機制。構建“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服務模式,推動“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切實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線上強化“政策通”平臺應用和政策法規庫,為企業提供惠企政策線上“全量集成”、“一鍵查詢”、“精準推送”、“不來即享”等服務,實現843項政策法規集中匯聚、一鍵可查,350項惠企便民政策全量歸集。線下組建紅色講師團,立足企業群眾需求,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形成“黨旗紅”“活力藍”“高速綠”“創富紫”“幸福橙”五色政策“菜單”,企業群眾按需“點單”,紅色講師團按單宣講,實現惠企便民政策直達快享。
(大眾新聞通訊員 李海玲 費紅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