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辭去中國乒協主席。
北京時間4月23日,中國乒乓球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劉國梁辭去中國乒協主席職務,選舉王勵勤為新任主席,高元義、馬龍為副主席,完成屆中領導班子調整。
為保證洛杉磯奧運會備戰周期的完整性,劉國梁主動提出辭去中國乒協主席職務,以實現乒乓球項目的新老交替和創新發展。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出席會議,并代表總局黨組對劉國梁連續征戰8屆奧運會,為中國乒乓球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予以充分肯定。
2024年10月,姚明同樣在任期還剩兩年的情況下辭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的職務,彼時姚明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中國籃協,是希望為新班子留下一個完整的奧運周期,以便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
劉國梁表示將持續發揮積極作用,支持中國乒乓球事業發展,為體育事業貢獻力量。王勵勤表示,將延續國乒為國而戰的使命,全力備戰洛杉磯奧運會,為乒乓球事業發展和體育強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2005年5月6日,第48屆上海世乒賽男單決賽,王勵勤獲得冠軍。
二王一馬,“大力”出奇跡
接棒劉國梁擔任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的,是和他淵源頗深的王勵勤。他的首要任務也恰恰是實現乒乓球項目的新老交替和創新發展。
王勵勤1978年6月18日出生于上海,他6歲開啟乒乓球之旅,彼時條件艱苦,常常是在學校的地下防空洞訓練,球拍膠皮打到亮得像鏡子還在用。1991年,13歲的王勵勤進了上海隊。兩年后,他入選了國家隊。
進入國家隊后的王勵勤,意識到自己缺少一招制勝的過硬球,于是主動提出要加強上下肢力量。隨著嚴格自律的練習展開,他的臥推力量從一開始的40公斤增加到了107.5公斤。
也正因如此,王勵勤的球風也走向了“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方向,被球迷取了個“大力”的綽號。
1996年第一屆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年終總決賽,王勵勤一鳴驚人。他和閻森這對“菜鳥”組合,摘取男雙金牌,自此開啟了自己輝煌的運動員生涯。
職業生涯中,王勵勤三次踏上奧運會的賽場。2000年悉尼奧運會,他與閆森搭檔,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男雙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他獲得男單季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隨中國隊收獲男團冠軍,同時在男單項目中再次獲得季軍。
此外,王勵勤擁有16個世界冠軍頭銜,三次獲得世乒賽男單冠軍,分別是2001年大阪世乒賽、2005年上海世乒賽和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與王皓、馬琳一起開創了中國男子乒乓“二王一馬”的輝煌時代。
2014年,王勵勤正式從國家隊退役,結束了20余年的國家隊生涯。生涯尾聲接受央視《風云會》欄目采訪,談到自己給中國乒乓球留下什么,王勵勤最先給出的回答是:“不斷追求完美的精神。”
2008北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頒獎儀式。
二次創業,邊干邊學
退役后的王勵勤,并未遠離乒乓球事業。但與王皓、馬琳“打而優則教”不同的是,王勵勤并沒有走上一條教練之路,而是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征程。
早在2009年,還是運動員的王勵勤便出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助理,彼時上海乒乓球隊領隊張耕表示,王勵勤擔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助理是“很正常的程序”,因為“王勵勤對上海體育的貢獻是很大的”。
但正是這個選擇,自此開啟了王勵勤的從政之路。
2011年,王勵勤從助理升任為上海乒羽中心副主任,2013年12月,王勵勤出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2018年4月,王勵勤任上海市體育局競體處處長;同年12月,中國乒乓球協會第9次全國代表大會,王勵勤當選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參與制定全國乒乓球發展規劃,推動職業化改革與國際化推廣。
王勵勤參加兩會。
2021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任命王勵勤為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統籌上海體育系統資源,助力上海在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周期中保持競技優勢。
2022年12月,王勵勤當選上海市乒乓球協會第十一屆理事會會長。彼時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充滿期待:“王勵勤在當運動員時,我就看到了他的踏實、勤懇。現在由他來領導上海市乒協,我希望未來能在群眾乒乓球項目的創新方面,以及青少年乒乓球人才的培養方面,更上一個臺階。”
對于自己的人生轉型,王勵勤曾這樣形容:“新的工作崗位對我來說是第二次創業,角色轉變的過程,我邊學邊干。從自己拿球拍在賽場上為國爭光,到培養優秀運動員成為上海的驕傲、國家的驕傲,后者難度更大。因為前者只需管理好自己,管理團隊要了解每個人的想法,激勵和調動團隊每一個人,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
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海男乒時隔52年再奪全運會男團冠軍。
“操盤手”
好在王勵勤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2017年天津全運會,時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的王勵勤,率領上海男乒時隔52年再奪全運會男團冠軍。領獎臺上,隊員們把所有的金牌都掛在了王勵勤的脖子上。
2022年5月,軍隊專業體育力量調整改革下,樊振東被引進至上海,“操盤手”正是擔任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的王勵勤,“當時我們第一時間跟樊振東本人溝通,在初步達成意向的情況下,向體育局領導匯報,領導也非常支持將優秀的八一隊運動員引進到上海。”
也正是從2022年開始,上海隊連續三年包攬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
更輝煌的是,在王勵勤擔任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的巴黎奧運周期,上海運動員獲得6金4銀3銅,超越上屆東京奧運會的5金4銀2銅,創下歷屆奧運會參賽最好成績。
樊振東與王勵勤。
作為奧運冠軍,王勵勤對乒乓球自然有著獨到的見解。從上海乒羽中心主任助理到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主任,在管理崗位上的不斷成長也讓王勵勤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視野。再加上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和上海市乒乓球協會理事會會長的身份,此時上任的王勵勤對于中國乒乓或許有著更全面的理解。
2019年,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王勵勤,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原來我會站在一個運動項目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現在是站在整個體育產業的角度,不僅如此,現在需要站在全國范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了。”
王勵勤在賽場。
奧運新周期,遍布挑戰
對于當下的王勵勤來說,新奧運周期的人才培養將至關重要。
就在王勵勤擔任中國乒協主席前一周不到的時間,國乒剛剛在家門口丟掉一枚世界杯男單金牌。相比“巴西人勇奪乒乓世界杯冠軍”這種輿論上的攻勢,國乒誰能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扛起男隊“大旗”才是關鍵。
自奧運會以來,王楚欽已經6次在“外戰”中輸球,6場比賽里,對手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第5的雨果,排名最低的為14歲的伊朗小將法拉吉,后者的世界排名為210位。
而巴黎奧運會后才橫空出世的林詩棟,也缺少“外戰”的試煉——他與張本智和的交手記錄為1勝4負,與費利克斯·勒布倫也以2勝3負落后,更是沒有戰勝過雨果·卡爾德拉諾。
當雨果·卡爾德拉諾成為目前男單世界排名前十中首位“三大賽”單打冠軍,也預示著男單世界賽場開放的格局。打造國乒的核心球員,實現新老交替以及進行技術革新,也勢必會成為王勵勤需要解決的重點課題。
與此同時,洛杉磯奧運會乒乓項目迎來大調整,乒乓球奧運金牌從5枚增至6枚,增加了混合團體,將男子團體和女子團體改為男子雙打和女子雙打,這樣的項目調整是否利好國乒,還需時間的檢驗。
事實上,如今乒乓球世界的運行邏輯,與王勵勤運動員時期相比早已不同,當WTT賽事瘋狂擴張,國乒“長期集訓”的備戰思路逐漸被消解,如何在全新賽事體系下找到平衡,同樣考驗王勵勤的智慧。
當選上海市乒乓球協會第十一屆理事會會長時,王勵勤曾說:“有調研才有發言權。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首先要開展調查研究,再制定具體對策突破難點瓶頸。對協會工作也是如此,更多傾聽乒乓球愛好者的聲音,他們有什么好的意見建議。這樣推出的一系列舉措才更有針對性,而不是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
新的奧運周期看似風平浪靜,但有關后備人才、賽事改革的挑戰并不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