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應急指揮中心嗎?我這里是縣氣象局,根據氣象監測,五強溪鎮境內突然發生強降雨……”隨著縣防指一聲令下,湖南省沅陵縣開始了2025年度防汛總動員暨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活動。
山水之間,筑起防汛生命網
沅陵縣境內溪河縱橫交錯,911條大小河流與117座水庫交織成240平方公里的龐大水網,防汛抗災始終是這座山水之城必須直面的重大課題。
本次演練以五強溪鎮突發極端強降雨為背景,全面展示了全縣各單位應對突發性極端強降雨的臨災情況、組織群眾安全轉移、調度指揮應急處置全過程。
國信華源作為“入戶叫應”技防組的技術支持單位,派出一支專業隊伍攜帶公司新型入戶型預警叫應系統全程參加了此次演練活動。在此次演練中與各部門協同配合,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交出了一張硬核成績單。
入戶預警,一呼百應
在本次演練中,氣象、水文部門嚴格執行“6小時預報、3小時預警”機制,各個部門聯動響應,采取“網格+逐門逐戶”的方式,確保村民安全轉移。
“以前發預警靠喇叭喊、挨家跑,現在系統一響,全村都能聽見!”演練中亮相的“山洪地質災害入戶型預警叫應系統”引發關注。
演練中,國信華源工作人員首先在居民家中定點安裝了入戶叫應設備。
該系統通過網格+技防的方式,真正打通了預警信息傳遞的“最后一米”。實現一呼百應、一鍵發送、精準叫應,第一時間引導村民有序向安全區域避險轉移。
針對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演練還設置警戒線并管制主干道,對執意返家群眾采取“勸導+強制”雙軌處置,確保做到“避險無死角”。
以點帶面,不漏一人
快速響應:通過主備信道熱切換技術,在模擬強降雨場景下,系統迅速發出預警,確保群眾及時收到轉移通知。真正打通了預警信息傳遞的“最后一米”。
精準叫應:通過“網格+逐門逐戶”方式,系統實現了對每一戶的精準叫應,確保不漏一人。并且支持全程記錄留痕,確保預警信息可追溯、可管理。
一鍵報警與喊話:群測群防員可通過呼叫器或手機APP快速發布預警,通知群眾轉移。
反饋閉環:群眾需手動觸摸才能終止報警應答器的播報,確保了每一條預警信息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響應。
“本次演練加強了我縣應急救援搶險隊伍之間的協調配合和實戰演練能力,提升了群眾的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意識。”沅陵縣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林杰表示,下一步,沅陵將繼續通過多種方式的演練,持續提升各鄉鎮的應急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沅陵縣以科技為盾,動員全民,在山水間筑起了一道防汛抗災的安全大壩。
讓監測更精準,讓預警更高效!
國信華源始終致力于用科技賦能防災減災工作。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提升預警的智能化、高效化水平,為更多地區提供精準、可靠的防災減災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