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援引《華盛頓郵報》報道,近期美國政壇出現罕見一幕,奧巴馬、拜登、克林頓三位前總統接連公開譴責特朗普政府,這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在短短兩周多時間里,三位民主黨籍前總統紛紛登上公開舞臺表達態度。4月3日,奧巴馬在美國知名院校漢密爾頓學院發表講話,反對特朗普政府對美國高校及其他機構的攻擊行為。
4月15日,拜登在芝加哥發表卸任后的首次公開講話,批評特朗普政府的聯邦機構削減行動造成極大損害;4月19日,克林頓在俄克拉何馬城發表講話,將城市團結與當下美國國內社會分歧對比,還對聯邦工作人員服務表示認可 。通常情況下,前總統們一般不會公開批評繼任者,這次三位前總統同時發聲,在美國歷史上可能“前所未有”。
三位發聲的前總統(資料圖)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麻煩不斷。他發起的貿易戰已經成了共和黨越來越大的政治包袱。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不少私下反對關稅、卻不敢公開批評總統的共和黨議員,暗中希望美國最高法院出手,叫停關稅戰。畢竟從現實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得人心。有民調顯示,若該政策長期持續,恐將斷送一些議員的連任之路。
就連特朗普的鐵桿盟友、得克薩斯州聯邦參議員特德·克魯茲都稱“關稅等于變相對數百萬美國消費者加稅”,表示自己不同意這種做法。還有威斯康星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羅恩·約翰遜在電視訪談中質疑貿易戰的真實目的,警告關稅是“傷己傷人的鈍器” 。目前,已經有7名共和黨參議員正在推動立法,要求關稅政策必須由國會批準,而不是像特朗普希望的那樣成為總統專屬特權。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各方壓力,特朗普破防了,轉頭又給中國安了條“大罪”。他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了一些太平洋上的垃圾品照片,宣稱“這就是中國送給太平洋的禮物” 。但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一直以來對環保事業并不上心,甚至還帶領美國退出國際氣候協定。早在上一任期,他就污蔑過中國“污染”太平洋,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直接回懟,并指出美軍駐外基地才是最大污染源。
這次特朗普又拿環保說事,恰恰說明他在對華問題上已經有些無計可施了。 當下,特朗普在中美關系方面面臨幾大壓力。他曾對外宣稱中美應該能在3到4周內達成協議,可直到現在,中方都沒有主動給他打電話。而且中國副外長已經會見了金磚成員國代表,很可能金磚各國會團結起來應對特朗普。要是4周過去,中美還沒開始談判,特朗普肯定會丟面子、失里子 。在與其他國家談判方面,特朗普也進展不順。
特朗普(資料圖)
美日談判中,日本首相石破茂只愿意在進口美軍汽車一事上做部分讓步;澳大利亞方面也傳出不會向特朗普妥協的消息。連盟友都搞不定,美國民眾自然會對他的外交能力產生質疑。此外,今年6月將有6萬億美債到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卻表示現在不會降息,相當于對特朗普見死不救,特朗普想開除鮑威爾卻又辦不到 。
如今,特朗普政府可謂是內外交困。對內,面臨前總統的指責、黨內人士的反對以及民眾支持率下降;對外,在關稅政策和外交談判上處處碰壁。在這種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下,特朗普之后究竟會采取什么措施,他又將如何應對這些困境,我們不妨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