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前兩期已經介紹了18種地方特色土雞,以及以它們為食材的當地美食。
第一期:長汀河田雞、王店三園雞、崇仁麻雞、略陽烏雞、盧氏雞、仙居雞、固始雞、德化黑雞、景陽雞;
第二期:攀枝花噹噹雞、舊院黑雞、巴山土雞、清遠雞、正陽三黃雞、勛陽烏雞、霞煙雞、狼山雞、涼亭雞;
我國有36種土雞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能在全國最優秀的土產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它們,必是當地最引以為豪的精品!于是,土雞研究所特別啟動《中華土雞,是家鄉的地標》專欄,分四期為大家介紹這些地方特色土雞,接下來,讓我們進入該欄目的第三期!
鎮龍山瓦灰雞
鎮龍山瓦灰雞
鎮龍山瓦灰雞是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特產,原產于鎮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周圍地區。鎮龍山瓦灰雞體型較大,羽毛呈銀灰色,頭部較小,眼睛明亮,嘴短而彎曲,部分個體的頸部和背部羽毛呈黑色或棕色,公雞的冠較大,呈紅色或紫色;母雞的冠較小,呈粉紅色。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鎮龍山瓦灰雞實行天然草地和林間草場放養,飲用山澗溪流和泉水。飼養180天以上出欄,公雞體重1.5-2.5kg,母雞體重1.2-2.0kg。
米林藏雞
米林藏雞
米林藏雞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市特產,是地方原始雞種,體型小,活潑好斗,翼羽發達善于登高飛翔,基本處于半野生狀態。大多數公雞為鮮艷的黑紅花羽,翼羽、尾羽和大鐮羽為黑綠色,頸羽、表羽為金黃色或紅色,鑲邊黑羽,其它部位多為黑色,冠大直立,冠齒4-6個;母雞黑麻、黃麻、褐色、黑色、純白均有,體型呈“U”字型,雞冠小而微曲,少數有毛冠,嘴多為黑色,虹彩多為桔紅色,腳黑色短矮者居多,耳白色,肉垂紅色。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米林藏雞在海拔1500至3500米的天然灌木林地和草地進行飼養,實行牧草生長季節放養,枯草季節放牧與補飼當地青稞、小麥、玉米結合。飼養240至270天出欄,公雞體重1.0-1.5kg,母雞體重0.75-1.0kg。
榕江小香雞
榕江小香雞
榕江小香雞是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特產,體型小,頭小而平,雞冠、肉髯為烏紫色或紅色,冠齒5-7個,虹彩為橘紅色,嘴呈黑褐色,腿青黑色,皮膚以白色為主,有少數烏皮。公雞羽毛深紅色兼有紅花、黑紅和白色,尾羽呈墨綠色;母雞毛色以黃麻色和黑麻色居多,亦有少量白雞。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榕江小香雞應在產地內海拔500m以下林木豐富的區域實行放牧。飼養120至150天出欄,體重0.9-1.25kg。
竹山勛陽大雞
竹山勛陽大雞
竹山勛陽大雞原產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俗稱“勛陽打雞”,體型方圓,背部平寬,頭大,嘴粗短彎曲呈蠟黃色,具有三黑(腿黑、眼瞼黑、皮黑)特征,有玫瑰冠和單冠兩種,單冠冠基肥碩、冠體寬厚、冠齒5-7個,眼圓,虹彩金黃色,肉髯小而紅。母雞以黃色、黃麻為主,有少量黑白羽;公雞羽色紅或金黃,紅色雞頸羽多有不規則黑色斑點,尾羽和瑤羽卷曲或垂尾。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竹山勛陽大雞實行林間、茶園或空地全日放養,自由覓食野外昆蟲、草籽、野果,早晚補飼本地五谷雜糧、青料。竹山勛陽大雞應飼養不小于300天,公雞體重大于2.9kg,母雞體重大于1.9kg。
石門土雞
石門土雞
石門土雞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特產,生長速度比普通肉雞慢。石門土雞分黑羽、黃羽兩種,黑羽公雞頸背羽毛為紅褐色、腹羽黑色、尾羽七彩黑,油亮發光;母雞羽毛全黑,有黑麻點,部分頸部有麻色環圈;黃羽公雞羽毛金紅,雞冠高大鮮紅,尾羽長;母雞羽毛純黃,皮、腳、嘴金黃。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石門土雞為石門縣境內的湘黃雞、桃源雞及其雜交后代,實行放牧和舍飼結合,以渫水、道水、澧水、沱水流域的山澗溪流為水源,飼養150天以上出欄,體重不低于1.3kg。
信宜懷鄉雞
信宜懷鄉雞
信宜懷鄉雞產自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懷鄉鎮,是廣東“六大名雞”之一,具有“三黃”(喙黃、毛黃、趾黃)特征,大型雞體大、骨粗、腳高;小型雞體小、骨細、腳矮。信宜懷鄉雞體型呈元寶形,脛短而細,單冠直立,色澤鮮紅,有5至7個冠齒,公雞羽毛鮮艷,頭頸羽毛金黃色,肩背羽色深黃光亮,胸腹部羽毛淺黃,主翼羽和尾羽黑翠色有光澤;母雞羽毛黃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或黃色鑲邊。 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信宜懷鄉雞實行放牧、舍飼結合,放牧期為4周齡脫溫后至上市前15天,產地為海拔400米以下的松山草地或果園。飼養120至140天以上出欄,公雞體重大于1.6kg,母雞體重大于1.3kg。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是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特產,體型較大,呈船型,羽色以黑羽居多,麻黃羽次之,白羽甚少,具有冠、臉、髯、喙、趾、舌、皮膚、內臟、肌肉和骨膜均呈烏黑色的特點,俗稱“十全烏”,公雞單冠直立,冠齒多為7個,母雞冠齒較少、模糊不清(配圖為母雞)。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興文山地烏骨雞實行舍飼與輪牧放養結合,每年4月至10月在興文縣內海拔275m至1795米的土壤微酸、富硒的林地、山地或丘陵放養。飼養112天以上出欄,公雞體重大于1.8kg,母雞體重大于1.5kg。
吐魯番斗雞
吐魯番斗雞
吐魯番斗雞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特產,是“中國四大斗雞”,身材剽悍,兇猛頑強。吐魯番斗雞冠為矮小復冠,冠、肉垂、耳葉、眼睛均呈紅色,毛色大多黑色有光澤,腿為肉色或黑色。公雞膚色多為紅色,頭頂寬平長,喙短彎粗壯,腿高頸長,胸肌發達,胸部前突;母雞皮膚為白色。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吐魯番斗雞產地位于海拔低(-155m)、夏季高溫(地面溫度76℃至80℃)的吐魯番地區,用于打斗的雞,在飼料中添加雞蛋、牛肉,以增強斗性,8月齡開始訓練打斗交鋒。肉雞飼養不小于210-240天出欄,公雞體重2.96-4.22kg,母雞體重2.58-3.10kg。
鄉城藏雞
鄉城藏雞
鄉城藏雞原產于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是少數地方原始雞種之一,體型輕小,善于登高飛翔,處于半野生狀態,體態呈“U形”,肉垂為紅色,嘴多為黑色。公雞梳羽多為彩色或花色,尾羽很長,顏色與身體主色調一致,黑綠色居多,公雞冠型多為單冠,冠紅而大,冠齒4-6個;母雞羽色多種多樣,冠較公雞小得多。依據國家質量技術要求,鄉城藏雞在海拔2500-4100米之間的半高山地帶實行放養、舍飼結合,以放養為主,土壤中富含鐵、鈣、鎂、鉀、硒等礦物質,pH值6.5-7.5之間,飼喂青稞、玉米、燕麥、蕎麥、馬鈴薯等飼料。飼養不小于240至270天出欄,公雞體重大于1.5kg,母雞體重大于1.2k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