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解放后,大批戰犯被送到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這些人有的不甘,有的后悔,有的卻大喊冤枉,而大喊冤枉的人中就有軍統四大殺手之一的沈醉。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沈醉在最后時刻隨“云南王”盧漢一起起義,盧漢受到了接待,他卻成為了階下囚。為此,沈醉實在難以理解,于是在被送到功德林監獄后,沈醉見人就大倒苦水。
但忽然有一天,沈醉了解到一個比自己還要“冤枉”的人,那就是他的仇敵周振強。
周振強與沈醉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結下的梁子,那時周振強是重慶綦江縣戰時干部教導總團的副教育長,而沈醉已經是軍統數一數二的人物了。
當時,周振強的上司桂永清和他是黃埔一期的同學,但此人絲毫不顧念舊情,在他上任后沒多久,就讓他兼任綦江警備司令,為的是把他調開,好自己控制全團的工作。
對老同學的這些伎倆,周振強心里一清二楚,但他對官場的爾虞我詐早就厭倦,故不計較。但這也使得他掉入了另一個尷尬境地。
原來,綦江警備司令歸重慶衛戍總司令部領導,軍統又在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內設有一個龐大的稽查處。這個稽查處名義上是屬于衛戍總部,但實際上無論工作還是人事調動,都歸軍統領導。不但如此,稽查處遍布衛戍區所有縣,每個縣都有一個稽查所。
軍統的人借稽查所的勢力四處橫行,對當地警備司令部也從不買賬,雙方雖然說不上是對手,但也絕不友好。
綦江縣的稽查所更是權勢滔天,因為他們與軍委會水陸交通統一檢查處合作,并設有交通檢查站,而統一稽查處處長又是戴笠。
有了戴笠的撐腰,綦江縣稽查所的軍統人員目空一切,根本不把其他政府官員當回事,就連縣長都要禮讓三分,何況是周振強這個警備司令。
但周振強也不是好欺負的,他深知警備司令部雖然沒有稽查所靠山大,但稽查所也無權管束警備司令部,因此雙方經常產生摩擦。
原本,周振強和沈醉也沒有直接接觸,直到有一次,稽查所的人因貪財劫色,引發了摩擦。
事情是這樣的,稽查所在對一家小旅館搜查時,從一個商人行李中搜出了幾兩黃金。為了得到這些錢,稽查所的人就想方設法挑刺,甚至動用了警犬。
結果警犬一聞,就將一枚治氣痛的佛手叼了出來,打開佛手一看,里面藏有鴉片煙。因此,稽查所的人就連人帶黃金、佛手一并抓走了。
這位商人是從浙江逃難到四川投奔親友的,老婆在路上被日本人的飛機炸死了,獨留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兒跟著他。這個女兒面容姣好,身材苗條,十分水靈,沒想到她被稽查所的一個惡霸看中了。
就在商人被抓的當晚,一個稽查員來到旅館,找到姑娘說:“你父親已經供認了,她說你身上還藏著鴉片,我要檢查。”
于是,不顧姑娘的掙扎,這個稽查員就強行將其衣褲全部扒下,并施行了奸污。事后,這個稽查員還威脅姑娘,不準她告官,還逼迫她賣淫接客。
姑娘實在無法忍受欺辱,便寫信向她父親的朋友求助,其中一人就將此事告訴了周振強。
周振強一聽,自己的老鄉居然遭受這樣的凌辱,實在不能接受,便立刻叫人把這個惡貫滿盈的稽查員找去,詢問情況。原本,周振強不想將事情弄大,想要通過講理心平氣和地解決這件事。
沒想到,這個稽查員平日里囂張慣了,根本不把周振強放在眼里,把腿一伸,雙臂抱胸,仰著頭鼻孔朝天地說:“你管不著!”
周振強十分惱怒,拍桌就要命人拖下去槍斃。稽查員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仍舊故意激怒說道:“你不槍斃我,你就是我兒子!”
見此人油鹽不進,周振強再也顧不得稽查所的后臺有多大,直接下令將人拉出門外,在司令部門口槍斃了。這下捅了馬蜂窩,稽查處的人直接上報給了時任稽查處的副處長沈醉。
平日里只有稽查處欺負別人,沒有人敢欺負稽查處,抱著這個想法,沈醉火冒三丈,當即要把周振強給抓起來。他下令調出幾十個稽查員和特務隊隊員,分乘兩輛卡車一齊向綦江趕去。
然而沈醉剛走到水陸交通檢查所,就被戴笠的一通電話攔了下來。戴笠上來就劈頭蓋臉地罵了沈醉一通,說他太沖動,并命他立刻掉頭。
沈醉一肚子火氣,但面對戴笠的命令也只能強壓下來。后來他才知道,稽查處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是軍統的人,而是從當地招攬的地痞流氓。
這個鬧事的稽查員也是一個惡棍,再加上周振強是黃埔一期學員,還曾在蔣介石身邊工作過多年,所以戴笠不會為了這樣的人出頭。
然而,當時的沈醉并不知道這一點,依舊不服氣,還在一次宴會上與周振強吵了一架,鬧得雙方都非常難堪。
因這一段不為人知的過節,沈醉在戰犯所遇到周振強時,總是躲著,生怕周振強報復他。但時間一長,他發現周振強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兩人逐漸親密起來。
經過交談,沈醉還得知了周振強被俘的過程,聽后直呼:“原來你才是那個最冤枉的人啊!”
原來在1949年,解放軍對浙西展開了包圍,駐守在金華的國民黨軍都被調到了前線,周振強成了光桿司令。不久,國軍大敗的消息傳到金華,周振強聽后滿面愁容。
此時,盤旋在周振強腦海中只有兩個念頭。第一,跟隨蔣介石去臺灣,但他沒有能力把家眷都送到臺灣;第二,向解放軍投誠,可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會被優待。
思來想去,周振強還是決定投誠,他脫下國民黨軍裝,改換便裝,獨自走出了大門。
然而,一輩子打仗、殺人的周振強根本沒有一點兒投誠的經驗。當他大剌剌地走出大門沒多久,就遇到了司令部幾個士兵與保甲長,他剛要說話,就被對方五花大綁捆了起來。
周振強不解,問對方想要干什么,那幾個人卻說:“干什么?當然是抓你去立大功!”周振強忙說:“我正要去投誠,沒必要綁我。”可那幾個人無論他怎么說都表示不相信,就這樣一推一搡地把他送給了解放軍。
之后,周振強幾次向有關領導說明他投誠的心意,但由于沒人能證明,他還是被以戰俘的名義送到了功德林戰犯所進行改造。而那幾個將他送給解放軍的人,都得到了重賞。
聽了周振強的講述,沈醉瞬間感覺自己還不算冤枉,因為他一開始是被盧漢用槍頂著腰才同意起義的。
好在周振強并沒有放棄希望,他在戰犯所的表現非常出色。
當時戰犯管理所內沒有暖氣,冬天靠生火爐取暖。可由誰去敲媒呢?周振強主動攬下了這個工作。敲媒不但費力,還要在冰冷的室外操作,所以每次都將周振強的雙手凍得通紅。
但周振強沒有一點兒怨氣,竟然在長時間的敲媒中,摸索出一套省時省力的好辦法。因此,他也得到了管理所工作人員的表揚。
由于周振強的表現良好,又誠心改過,所以1959年的特赦名單中,毫不意外地出現了他的名字。之后,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還為兩岸統一貢獻了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