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山貓】
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道,美國海軍部正在尋求2026年之前在蘇比克灣和克拉克空軍基地附近租賃一處恒溫恒濕設施,要求租期十年,其面積介于1.9萬至3.3萬平方米之間,以作為在菲律賓的倉儲據點使用。這一事件可能標志著自1992年以來,美國即將在菲律賓進行規模最大的物資預置部署行動。
根據擬定的租賃招標文件,這座新設施將用于“車輛和車輛裝備的儲存與維護”,其中美國海軍的首選指標是33022平方米,但不低于19979平方米也滿足最低標準(采用非整數面積的原因不明)。不久前的今年2月,美國軍方租賃了面積約5300平方米的蘇比克灣海軍支援倉庫,以支持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菲律賓以及整個周邊地區的部署行動,而此次招標表明,目前的規模顯然規模是不夠的。
2025年2月,美國軍方租下了照片中的設施作為裝備庫房使用
如果該項目按照美國海軍部的理想條件推進,那么在菲律賓倉庫的規模將大于在挪威特羅姆達爾的大型儲備庫(該儲備庫是北約當前最大海外戰備物資的儲存設施),成為美軍最大的海外倉儲基地。報道還據此炒作稱,蘇比克灣最近一直是中國情報關注的焦點,“中國間諜”記錄了進入該海灣的美國船只以及為“肩并肩”2025演習運送的裝備。
美國計劃在今年的“肩并肩-2025”演習期間向菲律賓部署“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NMESIS),即無人車載平臺的NSM反艦導彈(“海軍攻擊導彈”)
招標文件提到,新的恒溫恒濕設施必須在目前海軍支援倉庫60英里距離內,并且在“蘇比克灣大都會管理局”或者“克拉克經濟自由港區”的轄區范圍內。此外標書內容還要求,設施將配備大量電子設備、車輛和通訊裝備的維修車間,盡管標書并未明確提及該設施是否要具備彈藥儲存功能的相關條款,但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部署ARMAG“高安全性模塊化軍械庫系統”,另據預計將有69至100名左右規模的人員在該設施工作。
ARMAG是一種基于各規格標準集裝箱尺寸的模塊化的儲存單元
自小馬科斯當選總統以來,菲律賓充當美國“重返印太”戰略馬前卒的意愿和行動愈發強烈,隨著地區局勢的逐漸緊張化,本輪美菲軍事合作過程中,越來越多美軍部隊重新進駐菲律賓,并參與定期舉行的“肩并肩”等一系列演習。不過由于上世紀末美國從菲律賓撤軍時同步關閉撤離了倉儲和維護設施,因此這些年越來越多的駐菲美軍不得不面臨基礎設施相對缺乏的局面。因此,近年來美國持續加碼在蘇比克灣地區,以及九個依據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進駐的基地加強軍用基礎設施投資。
1983年拍攝的蘇比克灣美國海軍后勤補給設施,在上世紀末美國從菲律賓撤軍時,許多設施都已撤離或廢棄了
報道稱,如果進展順利,該租約將使美軍在2026至2036年期間在菲律賓領土上呈規模地儲存和維護裝備,不過另一方面,標書明確寫明,美國海軍方面并不尋求租賃期滿之后續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