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董兆瑞)4月22日,海淀區新就業群體系列服務項目發布活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辦。記者了解到,此次海淀區共發布10大類87項系列服務項目,涵蓋了新就業群體工作與生活中的各類場景,旨在提升新就業群體在醫食住行、權益保障、職業成長、社會融入等方面的獲得感。
活動現場,海淀區10個部門通過介紹服務項目和點亮暖“新”地圖的形式,接力發布了醫療健康、就餐優惠、居住便利、助力暢行、技能提升、權益保障、服務站點、暖心關愛等8個服務板塊內容,推出新就業群體“友好醫院”、“海淀食堂”、愛心商戶就餐優惠、“社區暖居計劃”、充電換電、“小哥學堂”、技能培訓“大篷車”、“小哥專屬普法律師團”、“全時驛站”、家庭關愛等具體舉措,為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亮思路、尋方向、鏈資源、出實招。
例如,在醫療健康方面,海淀區提出從醫療健康服務、從業健康體檢、生殖健康服務、院前急救技能培訓等層面,提供多方面保障服務。具體包括引導新就業群體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家庭醫生,享受“線上”健康咨詢、慢性病與多發病的專項篩查與預防、延時服務、轉診綠色通道等特色服務;持續推進海淀醫院“新就業群體友好醫院”建設,開通專屬“線上健康咨詢平臺”;定期為新就業群體開展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院前急救技能培訓等。
在居住便利方面,海淀區將開展“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試點,選取部分租金低、條件合適的一定量的宿舍型房源,面向新就業群體租賃,滿足“一間房、一張床”多元化住房需求。同時,海淀區還將探索實施“社區暖居”計劃,探索發掘一批社區租房資源,選擇安全適用空間,面向工作穩定的新就業群體提供租賃服務,推動其更好融入社區生活。
在助力暢行方面,海淀區提出開展續航提升行動、開展新就業群體交規培訓等服務、暢通“最后一公里”服務路徑等服務項目。如圍繞小哥取餐,在大型綜合性商圈周邊推動建設小哥驛站、設置小哥停車區、增設充電樁換電柜、小哥專屬電梯、張貼商場導覽圖等。針對餐飲企業聚集的“微商圈”,因地制宜利用好街邊設施,推動商戶為騎手提供等單專座、熱水、避雨、優惠餐等。
在技能提升方面,海淀區將實施新就業群體學歷教育提升計劃,依托中關村學院(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開放大學海淀區分校)學歷教育資源,面向新就業群體提供高起專、專升本等學歷提升服務,在畢業后全額資助學費。還將打造“線下”新就業群體“小哥學堂”,結合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和實際需求,圍繞形勢政策、職業技能、社會融入、文化藝術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課程和交流活動等。
“之前在跑單的間隙就經常去各類暖新驛站休息充電,今天在現場又聽到了更多的暖心服務項目,既全面又實用,能解決我們工作生活中許多的問題,尤其是醫食住行、技能培訓、權益保障這些方面,確實是我們需要的。”來自美團的外賣小哥王兵臣說,“我也會積極融入海淀,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成為社區的好幫手,做些實事,向社會回饋一份溫暖,樹立起維護好我們這個群體的形象。”
海淀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淀區將堅持“全域覆蓋、全時響應、全程服務、全員聯動、全心守護”的“五全”理念,整合全區26家委辦局和單位、29個街鎮和15家平臺企業資源,推動各系統、街鎮、高校、企業打出新就業群體關愛服務“組合拳”,不斷提升新就業群體在醫食住行、權益保障、職業成長、社會融入等方面的獲得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