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當年的野心有多大?他要組建一支全國最好的相聲隊伍
劉際當時明明在自己團里發展的都很好,還是河北省曲藝團的副團長,為何要在46歲的年紀,選擇北漂加入鐵路文工團?
搭檔馬云路說他們是被,團長侯耀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侯耀文告訴他們 ,自己要建立一支全國最好的相聲隊伍,而這也是侯耀文的畢生目標。
侯耀文出身相聲名門,父親侯寶林是相聲界泰斗,但他并未因此坐享其成,他始終以振興相聲為己任,侯寶林去世前據說托付過馬季,讓他幫著侯耀文扛起侯家相聲的大旗,,馬季卻沒有扶植侯耀文,而是自己拉起了馬家軍,大有壟斷央視春晚和曲藝節目的架勢。
侯耀文不甘心這種狀況,帶領著鐵路文工團的隊伍想和馬季抗衡,而在當時已經是相聲低谷期,很多相聲人要么轉行,要么得過且過,只有侯耀文沒有放棄。
2002年侯耀文正式出任,鐵路文工團總團副團長和說唱團團長,他找到領導說:“我要組建一支,中國最好的相聲隊伍,鐵道部得支持我,不要學員從頭培養,而是要有成績,來了就能用的。”團里答應他的要求,讓他隨便調人,侯耀文是真的想壯大相聲隊伍,而接下來開始大刀闊斧的調人。
1998年曲協舉辦牡丹獎首屆相聲大賽,評出了三組一等獎,馬云路和劉際 、陳寒柏和王敏、奇志和大兵,侯耀文說我要把這三對調來。
于是從遼寧調入了陳寒柏,王敏,從河北調入了馬云路、劉際,從湖南調入了奇志,大兵,又從北京調入了劉捷。侯先生收郭德綱為徒后,便想把郭德綱和于謙兩人,調入鐵路文工團,可惜只把于謙調進去了,郭德綱的則沒有調成。
郭德綱拜師侯耀文那一天,侯耀文發表收徒感言的時候,感慨相聲隊伍不太樂觀,因為大家所熟知的相聲演員,很多都已經在四十多歲以上,而年輕的有前途的相聲演員則很少,相聲界已經有了青黃不接的架勢。
面對別人對郭德綱能力的質疑,侯耀文說 30出頭的郭德綱,他會的傳統相聲,要比我們多得多,我們的相聲隊伍應該擴大,應該團結,要給孩子一碗飯吃,侯先生感謝到場的相聲同仁,如果其他人收徒有需要的時候,不當引保代,他也會去現場助陣,只要能壯大相聲隊伍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這也是侯先生的終極目標。
侯先生做了團長之后,開始四處網羅人才,吸引了多名相聲人才加入鐵路文工團,他手下幾十個徒弟,能從天南海北把徒弟調到鐵路文工團,繁榮這門相聲藝術,這一點是難能可貴,,這些演員都是一級、二級演員都集中在鐵路文工團,能組織一場的相聲演出,這在全國不多的,因為這些人很多都是得過獎的曲藝精英。
也是因為侯耀文的努力,從而使得相聲隊伍兵強馬壯,侯先生就是帶領著這支相聲隊伍,舉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慰問演出和相聲專場巡回演出,成為中國相聲界的一支勁旅。而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之后,也是為師父出了不少力。
原來郭德綱也為師父效力過,相聲行業有個規矩,“三年學徒 兩年效力”,很多人質疑郭德綱,有沒有給師父侯耀文效力,郭德綱有很多的徒弟,但是他在幾年前說過一句話,除了岳云鵬之外,其他的人都沒有做到兩年效力這個條件。
在郭德綱看來,效力的標準是什么,所謂的“效力”并不是說你跟著,在德云社的小劇場或者小園子里演出,這是工作,不叫效力,什么時候貼出你的名字,劇場里就能坐滿人了,這才算效力,觀眾問郭德綱有沒有給師父侯耀文效力,郭德綱非常肯定的說,效力了。
很多網友不知道的是,不僅德云社做商演,侯先生也在做商演,德云社有個規矩,只要侯先生在某個地方簽了商演,那么德云社肯定不能再簽,侯先生讓郭德綱幫忙演出的時候,他也是二話不說就去,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師父去世。
郭德綱自認為做到了兩年效力,主要是因為他幫師父賺過錢了,2006年鐵路文工團建團55周年,中鐵說唱團眾笑星悉數上陣,其中就包括郭德綱,之后鐵路文工團說唱團全國巡演廣州站、武漢站、天津站都有郭德綱的身影。
當時郭德綱已經紅遍大江南北,報道里也會特別提到他的名字,說他是人氣沖天,響譽京華的德云社總教頭,侯先生是從心底希望,相聲這門曲藝能越來越好,他覺得,相聲想要發展,需要郭德綱這樣的人才,他沒有看錯人,之后郭德綱和德云社一飛沖天,占據了相聲界的半壁江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