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4月19日文章,原題:重拾辦公室午餐,為什么慢下來好好吃飯是個好主意? 在20世紀90年代,很多人會在餐廳吃豐盛的午餐。但在如今這個壓力倍增的時代,“午餐時間”已不再流行。
圖片說明:同事們一起邊吃午餐邊聊天。(視覺中國)
現在,中午離開辦公室吃飯會被視為“懶惰”的表現。曾經的“午餐時間”只剩下一塊被匆匆吃掉的三明治。研究表明,62%的美國白領經常在工位上隨便解決午餐。
奢華的三道菜,搭配著葡萄酒,再以雞尾酒和雪茄收尾,這樣的午間盛宴曾經點綴著銀行家、律師和記者的工作日,但現已悄然衰落,不少人為此深感惋惜。如今,高高興興地回到辦公室小憩片刻也已然成為過去式。
這樣的午餐時光愈發少見,很多白領的中午可能除了氣泡水再無其他美味。工作午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報銷標準在下降。此外,人們的普遍心態發生變化:以酒精為招牌的公司招待活動逐漸失去吸引力。
但員工們是否已經過度偏離正軌?無縫銜接、勤勞工作的理念催生出一種新趨勢:在敲擊鍵盤的間隙,人們會胡亂吃上幾口壽司或者夾著火腿、奶酪的法棍面包。居家辦公更是鞏固了這一現象。研究表明,遠程辦公的員工即使是中午也不會放下工作。
快速塞幾口食物,弓著背對著筆記本電腦,可能會導致桌上沾滿面包屑,鍵盤也變得黏糊糊。然而,這還不是全部的弊端。在工位上吃午餐也意味著坐得更久,這可能誘發關節疼痛,連續坐幾個小時甚至會增加患高血壓,甚至心臟病的風險。而且,當人們“一直在線”時,單調乏味的工作讓大腦難以產生新想法,最終導致生產力下降。
聚在一起分享食物是人類千百年來的習俗。與同事、客戶邊吃飯邊閑聊能增進關系,是工作樂趣之一。放下手中的工作,與同事好好吃一頓飯,還能帶來其他顯著的益處。研究證明,一起吃飯的消防員合作精神更強,工作效率也更高。一家衛生用品公司對北美員工進行的調查發現,每天午休的員工在工作滿意度方面得分更高。
同時,老板們也能從午餐時間中獲益。印度科技巨頭印孚瑟斯有限公司創始人納拉亞納·穆爾蒂只要有機會,就會和員工在餐廳一起吃午飯,排隊取餐。與員工一起吃飯、展現務實風度,不僅能增加老板在員工心目中的印象分,也是一種增進團隊交流的非正式方式。
離開辦公桌,呼吸新鮮空氣,買一份沙拉三明治卷餅,在公共空間與同事們一起享用。飽餐后繼續工作,全力以赴地完成一天的工作吧。(黃鸝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