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鄆城縣潘渡鎮,在樊樓村的現代化兔舍中看到,1000余只種兔正在津津有味地咀嚼著特制的飼料。
“兔仔滿月后需要斷乳分籠,單間飼養有助于它們增重,這個階段的兔仔非??蓯?。”村黨支部書記仝秀彥一邊輕撫著剛滿月的小兔,一邊說道。作為縣養兔協會會長,仝秀彥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兔司令”。
“兔子的飼料配比是一門大學問。”這位皮膚黝黑的“兔司令”指著食槽介紹道,“熱量和蛋白質都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來配比,既要保證營養,又要防止腹瀉。耳朵耷拉可能是球蟲病的征兆,糞便不成形則需要調整飼料配比……”在養兔子的十年間,仝秀彥積累了厚厚的三本兔子病歷,這些病歷成了養殖戶們的“百科全書”。
回憶起十年前,因需要照料腦癱的長子而無法外出務工的仝秀彥,開始嘗試兔子養殖。然而,她的首批養殖就遭遇了困難?!巴米赢a仔率很低,兔仔凍得像冰棍,急得我直拍大腿。”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辛,仝秀彥眼里泛起了淚光。沒有養殖經驗的她,翻閱了30多本專業書籍,記錄了2000多條觀察筆記,才慢慢掌握了人工授精技術,實現了母兔同期受孕和集中分娩,將產仔率提升至每窩8至12只。
2021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仝秀彥采取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投資80萬元建成了現代化養殖場,配備了恒溫產房和自動喂水系統。在仝秀彥的帶動下,22戶社員加入了合作社,享受統一供種、技術指導和訂單收購服務。
“每只肉兔70天左右出欄,凈利潤在10元至15元之間?!别B殖戶郁保庫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養殖賬本,“我養了600只種兔,一年收入能達到20萬元?!?/p>
“我主要負責喂料和添水,一年的收入大概有3萬元,還不耽誤家務和農活?!痹陴B兔場務工的崔鳳蓮笑著說道。
作為縣養兔協會會長,近年來,仝秀彥將防病、配種、調飼料等“土經驗”變成了“金點子”,助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截至目前,合作社的種兔存欄量已達2500余只,年出欄商品兔17萬只,輻射帶動全縣形成了年出欄80萬只商品兔的產業規模。這些優質肉兔,正沿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暢銷全國各地。
菏澤日報記者 張慧 通訊員 趙考壯 呂章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